《左传》中的“棘蒲”,今在何地?

河北赵县野鸡铺村。西周属鄗邑辖地;春秋称棘蒲,先后属鲜虞国、晋国;战国初归中山,后属魏、赵。秦属钜鹿郡。清末古泉名家杨继震家藏“棘蒲”平肩弧足空首布。

一、为何起名“棘蒲”?

棘,本义:丛生的小枣树。《说文》小枣丛生者。《诗诂》棘如枣而多刺,《诗·邶风》吹彼棘心。《疏》棘,木之难长养者。棘,指的就是自然里野生的酸枣树,在北方四季分明的土地上,这是让人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植物。它长在山野林地,即使遍山荒芜,也能见到它寒瘦孤立的身影。《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词条有:“棘原、棘津、棘城、棘蒲、棘下、棘门、棘水、棘泽、棘亭”等。

为何起名“棘蒲”?赵县曾有平棘山。光绪《直隶赵州志》卷一《舆地志》山川:“平棘山:有二,在州北曰大平棘,在州南曰小平棘。皆去城百步许。山顶平而多棘,故名。”“棘蒲”之名的来源,乃是“以棘名邦”,可参阅《水经注》卷八酸枣县“昔天子建国名都,或以令名,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树氏郡,酸枣以棘名邦,故曰酸枣也。”再比如枣强县的棘津,唐《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七《河北道》二:“煮枣故城,在县东北五十里。汉煮枣侯国城,六国时于此煮枣油,后魏及齐以为故事,每煮枣油,即于此城。”

三、历史记载的棘蒲之战

1.鲜虞国攻占晋国之“棘蒲。”公元前年后,晋国国内发生了六卿之乱,范氏、中行氏叛晋发难,联合攻打赵氏;知、韩、魏三家为了自保,又联合赵氏反攻范氏和中行氏,内战持续了8年之久。最后以范氏、中行氏失败,荀寅、范吉射逃亡齐国而告终。在这场晋国内战中,齐、卫、鲁、郑、鲜虞等国联手,始终支持范氏和中行氏。哀公元年(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年)八月,齐景公、卫灵公在乾侯会见,为了救援范氏,鲁国军队、齐国军队和卫国的孔圉、鲜虞国进攻晋国,鲜虞人占领了棘蒲(今赵县)。《左传哀公哀公元年》:“齐侯、卫侯会于乾侯,救范氏也,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此为“棘蒲”之名第一次见于史册。

2.赵国攻占魏国之“棘蒲”。《史记赵世家》:赵敬侯六年(公元前年):

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正义今赵州平棘县,古棘蒲邑。八年,拔魏黄城。《集解》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黄城。”正义:《括地志》云:“故黄城在魏州冠氏县南十里,因黄沟为名。”按:陈留外黄城非随所别也。”

赵国伐魏即是伐中山,因为当时中山国已经被魏国占领,因此,魏国“棘蒲”,实际上正是鲜虞国、中山国之“棘蒲”。徐海斌撰《魏治中山与白狄复国之相关史实钩沉》,《中华文化论坛》年第5期:“从严格意义上说,“借楚伐魏,取棘蒲”其实是伐取魏属中山之棘蒲。”《赵州志》:

春秋时为晋邑,名棘蒲。《左传哀公元年》:“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即此。有社神,不知何时复归于晋,魏氏取之,寻入于赵。”《史记》“赵敬侯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是也。

二、古籍记载的赵县“古棘蒲邑”

棘蒲在今河北省赵县。赵县古称棘蒲,其古城在今野鸡铺。战国时期属魏氏中山管辖,正处于中山与赵国的南部疆界之处。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平棘,應劭曰:「伐晉取棘蒲也。”

北魏阚骃撰《十三州志》:“平棘本晋之棘蒲,战国时改为平棘。”

《史记赵世家》唐张守节《正义》云:“今赵州平棘县,古棘蒲邑。”唐《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七《河北道》二《赵州》:“平棘县,上。十二。郭下。本春秋时晋棘蒲邑。汉文帝三年,济北王兴居反,遣棘蒲侯柴武击之。武帝时,又有平棘侯薛泽,为丞相。盖汉初为棘蒲,后改为平棘也,属常山郡。隋开皇二年改属赵州,十六年改属栾州,大业二年又属赵州。皇朝因之。”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一《赵州》:“《左传》曰: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伐晋,取棘蒲。(即今平棘县也。)”樂史原著《太平寰宇記》卷六十:“平棘縣。舊二十鄊,今七鄊。春秋晉棘蒲邑也。《左氏傳》云:“師及齊師、衛人、虞人伐晋,取棘蒲。”杜注云:“晉地名也。”

《大明一统名胜志》:“赵理平棘即今治也,平棘故城在州南三里,春秋为棘蒲。”

清《读史方舆纪要》赵州:“今城本名棘蒲,春秋时晋地。《左传》哀元年,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畿辅通志》:“棘蒲,今赵州地。”《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左传哀公哀公元年》:“齐侯、卫侯会于乾侯,救范氏也,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棘蒲,晋地,今赵州城中有棘蒲社。”

今人则有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第2页):“赵州。平棘县,本春秋时晋棘蒲邑,汉初为棘蒲,后改为平棘也,属常山郡。”熊武一、周家法主编.《军事大辞海》下册,长城出版社,年5月:第页:“公元前年,中山与齐、鲁、卫一起伐晋,获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地图(今河北赵县)。”

四、回答宋代以后对“棘蒲在赵县”的质疑

古代地名重名者并不稀奇,可以说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战国魏地还有一“棘蒲”,在今河北魏县南。魏县地方志载:秦始皇十九年(前),在今治首次设县,名棘蒲,治所在今治南。于是,宋代以后,始有学者认为,应劭注解棘蒲在今赵县之说是不确切的。

1.宋鲍彪《战国策校注》卷四:“属河东烧棘蒲,原作沟,下同。敬侯六年,借兵楚取魏棘蒲,不注。”《資治通鑑》胡三省注,卷第十四:“宋白曰:棘蒲,春秋时晋邑,汉初为棘蒲,后改为平棘。盖亦本应说也。”

2.元代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余据《靳歙传》,则棘蒲,赵地也,在安阳以东。

3.《古今地名大辞典》:“……棘蒲,疑莫能定,有俟续考”。

4.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年出版)中,所标“棘蒲”的地理位置,在魏县南古黄河附近。

應劭,东汉学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父名奉,桓帝时(—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年)被举为孝廉。中平六年()至兴平元年()任泰山郡太守,后依袁绍,卒于邺。邺,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安阳市北部和河北临漳县西南一带,就在魏县“棘蒲”附近,應劭“博览多闻”,不可能不知道魏县有“棘蒲”,却又为何注曰“棘蒲”乃是平棘赵县之“棘蒲”呢?没有写明论据,不等于没有论据。

五、回答对“平棘、棘蒲非一地”的质疑

《史記孝文本紀》:

高祖十一年春,已破...於是詔罷丞相兵,遣棘蒲侯陳武為大將軍,將十萬往擊之。《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棘蒲侯陈武以将军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别救东阿,至霸上,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既,功侯。”注正義:今趙州平棘縣,古棘蒲邑。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平棘,應劭曰:“伐晉取棘蒲也。”師古曰:“功臣表棘蒲侯陳武,平棘侯林摯,是則平棘、棘蒲非一地也。應說失之。”

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北直四》赵州:

今城本名棘蒲,春秋时晋地。《左传》哀元年,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史记》赵敬侯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又汉文帝三年,济北王兴居反,遣棘蒲侯柴武击之。应劭曰:棘蒲,即平棘也。颜师古云:《功臣表》有棘蒲侯陈武、平棘侯林挚,则棘蒲、平棘非一处矣。《十三州志》:平棘本晋之棘蒲,战国时改为平棘。亦误也。今州治内犹有棘蒲社。

为什么说“棘蒲、平棘非一处”?西汉时,棘蒲侯国即棘蒲县、平棘侯国即平棘县是两个地方,棘蒲侯国,在赵县野鸡铺村,平棘侯国在固城村,棘蒲侯国后汉废,并入平棘县,因此“应劭曰:棘蒲,即平棘也。”正如清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分析的:

《赵世家》:敬侯六年,伐魏取棘蒲。正义云:今赵州平棘县,古棘蒲邑。《世表》陈武以高帝六年封棘蒲侯,而七年又封林挚为平棘侯。则平棘非即棘蒲,或其地相去不远,棘蒲国除之后,省入平棘耳。

后来,赵县城被命名为“棘蒲”。西晋(公元--年)时,把棘蒲(今赵县城)更名为平棘。原平棘(今固城)即称为南平棘。“西晋移平棘为棘蒲,遂更名为平棘。”因此造成了有些人的费解。因此赵县境内长期并存两个“棘蒲”,一是野鸡铺的“棘蒲”,赵县柏林寺内的《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碑阴:铨宗“本贯系沃州平棘县棘蒲乡丁村人也,俗姓宋氏”,棘蒲乡,即今野鸡铺村,该“丁村”即今天的赵县沙河店镇丁村。二是赵县城内的“棘蒲”,清代《读史方舆纪要》等古籍所说的“今赵州城中有棘蒲社。”

五、对“棘蒲在魏县”说的质疑

近年来,则有蒋鸿林先生撰文《古棘蒲县在哪里》,明确否定“鲜虞人伐晋取棘蒲”之“棘蒲”系今河北赵县而说在魏县,并认为西汉以前赵县无“棘蒲”云云。

1.棘蒲在赵县境内,长期被国史和主流史学家采纳和接受。如前文所述,从东汉應劭注《漢書》、北魏阚骃撰《十三州志》、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一直到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記》清《读史方舆纪要》《畿辅通志》都有明确记载。而蒋鸿林《古棘蒲县在哪里》一文却说:“棘蒲在赵县境内,实则是受东汉应劭之影响。因其曾模糊认为棘蒲地在今赵县境内,这一于史无证的观点至今未被史学家采纳和接受。”

2.《史记赵世家》敬侯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这句话的意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赵国借兵取棘蒲”而不是“楚伐魏,取棘蒲”,为什么要故意曲解这句话的原意呢?明明已经盖棺定论的事情,为何偏偏要说”棘蒲”是个历史之谜呢?

3.蒋鸿林文《古棘蒲县在哪里》:“余分析认为,公元前年鲁、齐、卫、鲜虞四国之师及君侯会于乾侯,不可能再挥师北上攻取三百里外的赵县棘蒲。与溯述历史事件中涉及到的地名距离太远,况且没有充足说服力能够说明棘蒲就在赵县域内。”同样的道理,要想驳倒前人的观点,请拿出充足说服力能够说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3.棘蒲在赵县境内,是于史有证的;“棘蒲在魏县”一说恰恰是于史无证的,棘蒲自鲁哀公元年(前)便由晋国而纳入中山国的版图,并且是魏伐中山占领的“棘蒲”。请问魏县“棘蒲”属于中山国的地域吗?有何史据呢?有何真凭实据呢?为何不明确列举出来呢?如上说述,纵贯历史没有上述棘蒲之战“在魏县”的记载。《史记赵世家》中记载的下述两个棘蒲之战倒是在魏县:

赵敬侯八年,(公元前年),“赵袭卫不克,齐师救卫。赵袭魏之河北,烧棘蒲,拔黄城”。

《史记傅靳蒯成列传》:

从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下平阳,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邺。从攻朝歌、

但是,对照《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沟,坠黄城。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坠也,棘沟之烧也,皆非赵、魏之欲也”。《史记》上述两处的“棘蒲”还是“棘沟”请读者自行判断。前文已述,宋鲍彪《战国策校注》卷四:“属河东烧棘蒲,原作沟。”

参考文献:

[1]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河北人民出版社,年版。

[2]田卫平:《中山历史与文化:概貌、性质、地位》,《石家庄市历史文化》,年第一期。

[3]夏自正、孙继民:《河北通史-先秦卷》,河北人民出版社年版。

[4]何直刚:《中山国史杂考》,《河北学刊》年第三期。

[5]杨建华:《“春秋”与“左传”中所见的狄》,《史学集刊》年第二期。

作者/来源:宁晋大陆泽文化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