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禅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茶禅一味”的说法。“茶禅一味”是指茶道精神与禅学思想相通相近。禅,亦名禅那,后秦僧人鸠摩罗什译之为“思维修”,唐代高僧玄奘译之为“静虑”。禅是指通过禅定训练,将意念集中在一处,内心不受外界干扰,使思维如水一样透明,像茶一般清醇。禅宗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茶是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必需品,被誉为中国的“国饮”。那么茶与禅又是从何时开始结缘的呢?
一、茶禅结缘
南北朝时,禅宗初创,茶与禅在中国大地上初次相遇。因而,要想了解茶与禅结缘的过程,当从中国禅宗的创立时期说起。
(一)南北朝茶禅初会
南朝梁武帝时期时,菩提达摩(?--)从南天竺渡海来华,后又渡江北上,在嵩山少林寺创立了中国禅宗,成为禅宗初祖。传说,达摩坐禅时喜好饮茶,在日本和印度甚至还流传着茶是由达摩的眼皮变化而来说法。
相传,达摩祖师在少林寺后山的山洞中打坐修行之时,常因困倦而睡着。达摩醒来后,对自己禅坐时犯困的行为自责不已,为了不让自己再次睡着,他竟然撕下眼皮,扔在地上,继续禅坐。就在达摩扔下眼皮的地方,长出一株散发着清香的苗木,闻起来非常提神。后来,达摩每逢打坐昏沉之时,就摘下这株苗木上的几片叶子嚼食,竟然感觉睡意全无,精神百倍,达摩为这株苗木起名为茶,这便传说中茶的由来。
当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对于茶的诞生,在《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陆羽在《茶经》中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种说法,在其他文献典籍中也有佐证,这说明,我国利用茶叶的历史至少已有四千年之久。
也有人认为,茶起源于唐代。理由是:在唐之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直到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才有了“茶”这个字。但这只是文字的简化,事实上,中国人饮茶的生活习惯在“茶”这个字还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只是,南北朝时期达摩来华创立中国禅宗之时,茶与禅才欣然相会。到了唐代,禅宗六祖慧能著述《坛经》,光大禅宗,禅风大兴,禅师们喜好饮茶,在佛门中出现了许多与茶有关的佛事活动,称为茶事。
(二)唐代佛门茶事大兴
唐代佛门中有种类多样的茶事。僧人以茶供奉佛祖,叫“奠茶”;新任住持晋山升座仪式中有“点茶”;僧侣们以茶敬施主,叫“佛茶”;寺庙在佛诞日以茶汤沐浴佛身,叫“洗佛茶”;禅修之时所饮之茶,叫“禅茶”;僧众日常饮用的茶,叫“普茶”;寺院以茶汤开筵,以茶社交,叫“茶宴”,也叫“茶会”。随着佛事中茶事的日益增多,茶与禅的关系日渐亲密,饮茶已成为佛教僧侣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唐代僧人皎然就曾作诗歌咏饮茶的感觉,他说: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碗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
皎然看来,饮茶不仅能够提神,而且可以悟道。皎然既喜欢作诗,又喜欢饮茶,后人不仅称皎然为“诗僧”,还称之为“茶僧”。
既然僧人们喜欢饮茶,寺庙的佛事活动离不开茶,在寺庙仪规中就出现了许多与茶有关的仪式规定。“茶道”最早出自唐代的一部禅宗寺庙仪轨——《百丈清规》。
(三)“茶道”之名出于禅门
《百丈清规》是中唐时期江西百丈山百丈寺的怀海禅师(约-年)主持制定的,他对佛门中的各种饮茶仪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统称为“茶道”。从此,寺院中与茶有关的礼仪就越来越规范了,吃茶俨然成了一种严格的禅修功夫。茶与禅的缘分日益深厚。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意思是茶之品性不是繁华,而是寒冷,最适合品行精粹、生性俭朴、立志修德之人饮用。而禅宗修行者们摈弃世俗欲望,远离世间繁华,专心参禅悟道,无疑就是这样的“精行俭德”之人。茶是自然之精灵,在参禅中饮茶,将自身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生命的感悟、精神的开释,这便是禅宗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践行。以茶悟禅已然成为一种禅宗的修行方式。
二、以茶悟禅
修禅之人是如何以茶悟禅的呢?我们以一桩禅宗公案为例加以说明。先来说一下什么是禅宗公案。禅宗主张不立文字,静心自悟。所以,禅师在传授禅法之时,用的是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用极少的言语和动作来表达禅思禅理,让学人自己去参悟。用一句话概括,禅宗公案就是指,禅师指点学人,在语言和动作上所做的垂示。
“吃茶去”是唐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观音院从谂(shěn)禅师(-)启发学人的一段禅宗公案。
据《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记载:(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意思是说,赵州问一位来到观音院的僧人:“你以前来过这儿吗?”
这位僧人回答:“来过。”
赵州说:“吃茶去。”
赵州又问另外一位僧人同样的问题,僧答:“没来过。”
赵州说:“吃茶去。”
观音院的院主大惑不解,问道:“来过的,您让吃茶去,没来过的,您也让吃茶去,这是什么意思呢?”
赵州大喊一声:“院主!”
院主赶忙答应:“在!”
赵州说:“吃茶去。”
赵州三称“吃茶去”这个机锋,被后世学人参了一千多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作《吟茶诗》吟咏这段公案: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意思是,豪饮七大碗茶,必然能够感受到茶的滋味无穷;品上一小壶茶,同样也可以领略到茶中的真实意趣。茶中自有禅意,与其捧着佛经偈语去苦心念诵,不如放下,吃茶去,在饮茶的过程中,品味和参悟禅学的真谛。
赵朴初的这首诗中用到了一个典故“七碗”,这个典故来自唐代诗人卢仝(tóng)的《七碗茶诗》原诗如下:“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诗写出了品饮新茶所带给人的美妙意境:一杯清茶,能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等喝到第七碗的时候,仿佛两腋生出羽翼,乘着清风,到达如梦如幻的蓬莱仙境,卢仝(tóng)之诗写出了茶境之美。
那么,茶境与禅境又是何时融汇在一起的呢?唐代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的夹山善会禅师最早提出了茶境与禅境如一的茶禅境味说。
三、茶禅境味
善会禅师(-),人称“夹山和尚”,居夹山寺十余年。夹山之地,自古产茶,这里的八坪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朝廷贡品。夹山寺有一眼古泉,叫碧岩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今依旧涌珠如玉,泉水甘甜清冽,是优质的煮茶之水。夹山山青水美,宛若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是世人向往的风景名胜之地。
有人曾问夹山善会大师:“什么是夹山境地?”大师回答:“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禅宗典籍《祖堂集》卷七)
这句诗不仅仅是对夹山美景的形象概括,其中也蕴含着禅境与茶境融合为一的思想。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
“猿抱子归”,“鸟衔花落”,比喻明心悟道之时,如子见母的禅悦,回归自然本真之时内心的悠然自在。“青嶂岭”是夹山的产茶之处,碧岩泉是夹山的煮茶之水,“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便是禅境与茶境的融和。因而,这句诗中的“夹山境”不单是指夹山的自然环境,更是指夹山的禅境、茶境、茶禅机缘之境。“夹山境”至此成为茶禅境味融合的代名词。夹山也因此被誉为茶禅祖庭,成为的“茶禅”的正宗源头。
善会大师的“夹山境”,表述了茶禅的境味如一,为“茶禅一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那“茶禅一味”的说法又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明确提出“茶禅一味”的是同样生活在夹山地区的宋代圆悟克勤禅师。
四、“茶禅一味”的提出
(一)圆悟手书“茶禅一味”四字
克勤禅师(公元年—年)曾受到过宋高宗的亲自召见,宋高宗很赞赏他的修为,赐号“圆悟”,故世称圆悟克勤禅师。
圆悟克勤禅师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奥妙,终有所悟,挥笔写下了“茶禅一味”四个字,赠与正在此处参学的日本弟子荣西禅师。至此,“茶禅一味”的说法才正式出现。
(二)“茶禅一味”思想东传日本
后来,荣西禅师(-)将圆悟手书的“茶禅一味”四字带回了日本,创作了《吃茶养生记》,专研茶道精神,传播禅心与茶德,将中国“茶禅一味”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国茶界曾讹传,圆悟克勤禅师亲笔手书的“茶禅一味”至今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中,作为镇寺之宝。其实,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圆悟克勤的手书真迹并没有流传下。不过,“茶禅一味”的说法却流传千年,至今深入人心。
五、“茶禅一味”的定义
“茶禅一味”的定义,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茶禅一味”是指茶道精神与禅学思想相通相近。
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与禅学思想是相通的。茶道倡导和谐共生,禅学主张超越对立,事事圆融;茶道倡导待人以敬,禅学主张人佛一如,恭敬众生;茶道要求清幽洁雅,禅修要求六根清净,绝染无尘;茶道要求内心宁静安详,禅修要求八风不动,禅心寂静。
茶中有禅味,禅趣寓茶中。茶可助禅,茶可悟道,“茶禅一味”是茶文化与禅文化的紧密融合。茶能清心去火,禅能静心明性。茶中有禅,禅心如茶。茶之自然本色滋味与禅之淡泊平常心境相契。“茶禅一味”是一种高雅生活情趣和蕴含着禅意美学境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