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2月21日电题:农民工返城:几多憧憬几许等待——走进疫情下的河北劳务输出专业村

新华社记者张涛、闫起磊、李继伟

随着各地陆续推进复工复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城。连日来,记者走进河北省一些劳务输出专业村看到,各地正齐心协力,确保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一出一进安全放心。

河北省临西县大刘庄乡大张庄村是个轴承加工务工人员专业村,这些天村民在做好防疫的同时,都急着打听工厂开工情况。“通过免费体检,县里给俺开具了外出务工人员体检合格证,这是出村干活挣钱的通行证,没有它,俺出村都难。”村民刘增祥告诉记者,他已经被河北诚为轴承制造公司录用开始上班了,盼望着企业快马加鞭迎头赶上。

临西县由财政出资,医院设置定点体检机构,分区域、分阶段、分批次为全县各乡镇需要外出务工的人员免费进行体检。这几天,首批名外出务工人员拿到体检合格证。预计体检期间,全县将有名左右的外出务工人员接受免费服务。

“在复工准备阶段,最头疼的还是缺少数控机床操作工。”河北诚为轴承制造公司车间主任王德林说,现在政府组织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体检开具证明,给企业解决招工难带来了及时雨。

在一些刚刚脱贫摘帽的劳务输出县,扶贫干部把帮村民找工作当作巩固脱贫攻坚的紧急要务来办。这两天,河北省新河县白杨林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志军带着扶贫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跑企业、找老板,目前已有两家企业答应给村里预留20多个岗位,待复工手续办好后,村民就能进厂上班。

“这段时间,手头的钱光出不进,心一直悬着。扶贫干部帮忙推介就业,这个情咱以后得报答。”这个村几位农民工说。

受疫情影响,一些服务行业按下了“暂停键”。不少春节回乡的人员,心里有底身不闲。

系着围裙,挥舞剪刀,正在赵县谢庄乡郜家庄村成方连片的梨树果园里修枝的乔欣丽告诉记者,好几年不干这活儿了,要不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时候她不是在北京就是在石家庄,忙活着做“月子餐”。

郜家庄村是典型的“梨窝子”。村党支部书记魏志森说,打理梨树季节性强,需要劳动力也不多。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帮扶带动下,发展成为远近知名的家政专业村,持证在外做月嫂和育婴员的村民就有多人。

“进城做月嫂,每一单的服务周期为26天,收入少则七八千元,多则一万多元,比守在家里种梨树强。”乔欣丽说,村里大喇叭整天广播,眼下疫情防控还不能松劲,大家很理解,盲目出去的话自己担心,客户也不放心。这段时间,她在家一边通过家政公司的网络培训提升技能,一边帮家里忙活果园管理,干活习惯了,闲不下来。

“长期来看,家政服务仍然是需求旺盛的行业,这段时间我们也没闲着,一直做复工准备。”石家庄市嫂子家园职业培训学校总经理郜军伟说,他们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