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宝带桥-澹台湖景区的北入口建一现代时尚、秀丽高大的“8”字形钢结构观景桥。踩着红艳拾级上桥,站在桥顶,东看白色斜港大桥,西眺高耸东吴电视塔,仰望蓝天白云,俯视舟船如鲫东来西去,一派欣欣繁荣景象。桥下是宽阔的京杭大运河,虽然水稍浑浊,轻波浩浩,滔滔不绝,蔚为壮观。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年,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迄今已有多年历史。它北起北京市通州区,途经今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三省一市,直达浙江省杭州余杭区,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千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京杭大运河由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七段组成。苏州古运河属于江南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城西护城河和城南护城河构成,沿途留有苏州古城墙遗址、盘门、古胥门、觅渡桥、宝带桥等胜迹,是苏城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现今大运河的主航道己不经护城河了,但可以经由山塘河、上塘河和江胥等支流连通护城河。年的6月22日,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感慨着大运河的传奇,从观景桥缓缓南下,步入坐拥玳玳河和澹台湖两湖碧水的奢华景区,尽情呼吸那蕴含吴地风情和水乡文化的生态气息。忽然的,有一种遁世的感觉,有一份突然自我的逍遥。成片的芦苇与东方香蒲,紫白相间的再力花,大片的金黄色的金鸡菊,风车草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生姿。我循着玳玳河北岸河堤,虽然也去亲水平台、船舫歇歇坐坐,静候波光粼粼中偶尔的一二浮游野鸭,但我的心早已飞往玳玳河东口的宝带桥了!

明代文徵明有《宝带桥》诗:“云开霄汉元,春入五湖深。天外虹飞彩,波心日泻金。三江自襟带,双岛互浮沉。十里五塘近,归帆带暝阴。”作为苏州最伟大的古桥明星宝带桥,在全国也是声名赫赫。年,国家邮政总局出版发行了一套“中国四大名桥”的邮票(特50),其中三座分别是河北赵县赵州桥、四川灌县珠浦桥、广西三江程阳桥,另一座就是苏州宝带桥。

我知道宝带桥,并且一直也心向往之,然而真正的一睹“芳容”还是今年的事。大约两个月前和表弟一起,先访五龙桥,再觅宝带桥(由于道路建设原因,颇多周折)。或许因为是初次见面吧,我心情很亢奋,不免有点浮华,便少了些许的默契,更像一个匆匆游客。所以在离开的时候,有一点言犹未尽,有一丝怅然若失,有一分莫名缺憾!真是那样的原因,我决计要寻这样一个工作日下午,独享对话宝带桥的安宁时光,以遂我那萦怀的心愿。

宝带桥位于苏州城南古运河西侧,跨澹台湖东出口,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是大运河沿线现存最长,桥孔最多,结构最轻巧的连拱古石桥。年6月,宝带桥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6月,宝带桥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遗产点,一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年),迄今已有近多年历史了。当时的苏州刺史王仲舒为保证漕运的顺利畅通,决计下令广驳纤道,建桥湖上。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的玉质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又有说因桥形似宝带浮于水上而得名。

而在民间,则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有仙女驾祥云经姑苏澹台湖,见一叶小渡船在风急浪高中艰难的搏击,而湖两岸却聚集着满是焦急神情的南来北往的顾客。仙女看着看着动了慈悲恻隐之心,遂解下腰间玉带随手抛向湖面。渐渐舒展的玉带缓缓飘落到湖上,便化为一座五十三孔的石桥。欢呼雀跃的民众为了感谢和纪念仙女的恩德,所以称谓宝带桥。

我没有迫不及待地直奔宝带桥面,而是站在玳玳河浅滩半露出水面的光滑石块上,隔着五十近百米的,静静地端详、凝眸、品读那如龙卧波的宝带桥。我甘心做水边的一枝芦苇,一片菖蒲,借玳玳河的清波荡漾,用温柔触摸宝带桥五十三孔的拱圈、薄墩和肩墙,听它讲沧桑岁月的故事。

宝带桥建成后,屡经兴废。南宋绍定五年(年)重建。元代修筑为长石拱桥。明正统十一年(年)重建为现形制与规模。清康熙九年(年)桥被大水冲圮,三年内修复。道光十一年(年)林则徐主持修缮。清咸丰十年(年)毁三孔。同治二年(年)为镇压太平军,被英军戈登拆去桥之中间大孔,导致26孔连续倒塌。抗战期间,南端六孔被日军炸毁。年,苏州市人民政府拨款修竣。至年期间,江苏省文化厅文物处拨款进行了5次维修。年以来,宝带桥又连续遭受大吨位船舶撞击,为防止撞击事故的频繁发生,陆续设置了航标塔、防护堤和防浪带等防护工程。

一桥之隔,如一衣带水,东边大运河热闹着巨大的货运船隆隆的轰鸣和间或几声汽笛响;西边则是玳玳河平静如镜的河面偶尔几只鸥鹭划过天空的美丽印痕。我从宝带桥北堍开始我的五十三孔之旅。

桥北堍有碑亭一座,同治十一年(年)重建,单檐歇山顶,石质仿木结构。碑亭旁有宋代石塔一座,正处于维护之中。桥南、北引道当有青石狮各一对,可惜现桥北引道仅剩雄狮一尊。引道长约23米,由花岗石砌筑,间有少量青石和武康石。石缝间有嫩绿小草好奇地探头探脑,像是也想看看新世界的繁华!

引道尽头走8步台阶便是北端桥面,宽4.1米。桥面下是十三个均匀的半月连拱,每孔跨经平均4.6米。自十四至十六三孔特别高大,形成了一个向上凸起的三角。其中第十四和十六孔的跨径各6.5米,第十五孔跨径最大,有7.45米。

站在桥的最高处,遥想古人对宝带桥之雄伟壮观的概叹,明代陈循《修宝带桥记》:“洞孔下可通舟楫者五十三,而高其中之三,以通巨舰”,我也有一份身为姑苏人的骄傲。元代苏州报恩寺高僧善住《宝带桥》:“借得他山石,还将石作梁。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涛声当夜起,并入榜声长。”

从桥面最高处下行,便是连贯三十七孔的南边桥面。各桥孔跨径一样是平均4.6米。下行13步台阶,就是长达43米的南引道。南引道有青石狮一对,整体保存良好,品相完整。雄狮右前爪按着一只绣球,母狮左前爪逗弄幼狮,两狮侧头深情相望,神态自然栩栩如生。在桥的西侧中间位置,亦即第26和27孔间的水磐石上也有宋代石塔一座。

我来来回回从桥的这头去到那头,又自那端来到这端,平心静气不厌其烦,悠然享受“独行宝带桥,相看永不厌”的荣耀。心中意境如花盛开,眼前浮现清代卜舜年《宝带桥》所云之景:“一片春帆杂野鸥,桃花随意着芳洲,洞庭山矮太湖阔,宝带桥中水乱流”。

宝带桥的建造,凝聚了我国古代造桥匠师的聪明才智:其桥面平坦以利于纤夫行走;桥下53孔连缀,既方便行船,又能使澹台湖上游之水直通吴淞江并畅流入海。宝带桥的设计营造上,科学合理地创用了“柔性墩”与“刚性墩”相结合的方法。柔性墩上大下小、轻巧纤薄,相邻两孔拱脚间距仅10厘米,从而减轻了桥身的自重。桥中间,亦即第26和27拱之间采用“刚性墩”,该墩由两个桥墩并立而成,体积大,一旦一端拱圈倒塌,可防止整桥连续倒塌。宝带桥桥基采用密打木桩加固软地基,施工简便,坚实可靠,有效减少墩体陷沉的可能。

另据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史话》中的介绍,宝带桥的拱圈特性是:“将全桥拱圈,用与桥同宽的长条石,将整个拱圈分成若干隔间,在每个隔间内,用块石砌成一片片的弧形短拱,各片合拢,拼成短拱,与长条石一起,拼合成为整体拱圈。宝带桥的拱石,尚有一特点,即每块石块之间,均用榫头及卯眼拼接,因而在受到压力时,可以微微移动,将不平衡之力,自行调整。由于卯榫具有铰接作用,用这种块石砌成的拱,名为“多铰拱”。同时,砌合这些石块时,不用灰浆,成为“干砌”。”

宝带桥独有的营造做法,既利于大桥的长久保存,又能使古桥的形式秀美轻巧。几百米长的桥体横卧于玳玳河口,似长虹卧波,如宝带浮水,极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宝带桥历来有“串月”的奇观,每逢中秋之夜,明月当空,53个桥孔出现53个月影,连接成串,妙趣横生,成为吴中一大名胜。有诗云:“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

至于宝带桥为何是五十三孔?没有文献资料对此明确解释。我自己有一个大胆的揣测与猜想,权作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五十三孔,是否暗合一年之五十三周?尽管严格来说,若一年天则是52周余1天;若是天则是52周余2天,所以一年的周数在52周和54周间,取53周似乎也是可以。至于宝带桥的不对称布局,或许不是美学需要,更应是实用需要。且看三个大孔正对斜港河,有利于舟船之行和太湖之水经此向吴淞江的流动更为通畅,彰显古代匠人的务实精神和聪明智慧!

宝带桥的建造源于服务漕运而打造的桥式纤道,显然现在只剩下了景观功能和历史功能。桥的西面,在澹台湖和玳玳河间的堤岸立着四尊纤夫的铜像。虽然听不到“嗨哟嗨哟”的号子声,他们倾身前行的姿势依然写满了纤夫艰辛的生活。

我不会飞,也不会凌波微步,不能像白鹭般伫立河中滩地与桥为邻常相伴。我也没有一叶扁舟可以煮酒吟诗与桥时时话家常。看黄昏临近,桥西不远处鳞次栉比的林立高楼在一倾碧水中投下美丽倒影,仿佛于我是一种呼唤。我终究是要归家了,尽管多么痴想裁一截宝带系我身,道珍重说再见,多少依恋尽在不言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