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走过很多桥,不同的桥承载着我们不同的记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些桥是感时的伤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却寄托着你无限的归思和乡愁。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或许是你曾经的爱情记忆。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可能是你成人后为了生存走四方的写照。

这些诗,我们都在课本中学过。诗中提到了桥,这些桥也只是诗中的桥。而对于六零七零八零后而言,能承载我们集体记忆的现实中的桥,却只有四座。因为在我们的童年或少年时期,历史或语文书中都会反复提到这四座桥: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

从年开始,就有人策划在南京修一座长江大桥,但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来说,这无异于天方夜谭。直到年1月18日,经过长期的准备,新中国开始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年9月30日,其中的铁路桥部分才先行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盛况空前!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在中国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它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此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也是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后入选不可移动文物,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当年笔者上南京长江大桥这一课时,还在小镇生活,看着大桥的插图,产生了无穷多的关于大城市的幻想。

第二座、赵州桥。

赵州桥,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他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赵州桥始建于隋朝,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宋朝时哲宗将它赐名安济桥,这才是其正名。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琢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年3月4日,安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赵州桥这篇课文好像主要是讲它的建筑艺术和选址的如何正确。几十年过去了,笔者记不清了,也不知道当年是不是这篇课文要背,若是要背,那可得费不少心力。

第三座、卢沟桥。

大名鼎鼎的卢沟桥是语文和历史课本都会提到的一座桥。

卢沟桥全长.5米,宽7.5米。亦称芦沟桥,或许当年,这条河的河床上芦苇丛生,秋风起时,满河摇曳。它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南宋淳熙十六年(年)六月,卢沟桥始建;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卢沟桥正式退役,不再承担通行功能;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

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一提到卢沟桥,就会想到“鬼子”两个字。小时候学到卢沟桥的课文时,总在想:要是我也是守桥的中国军人,一定和鬼子血战到底。

第四座、泸定桥。

泸定桥和前面三座桥相比,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比较特殊,因为前面三座,从记忆中回忆起时,跳入你脑海的可能就是单纯的桥名,当然卢沟桥会想到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但当泸定桥跳入你脑海时,肯定会在前面多加两个字:“飞夺”。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年)四月投入使用,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光第一桥”,从清朝以来,泸定桥就是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津。

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泸定桥,以22位勇士为先导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战斗打开了红军北上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泸定桥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从小时候学这篇课文,一直到现在,我都在嘲笑:当年的国民党守军,坐拥如此天险,居然还是让红军拿下。主席的《七律长征》中这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将红军将士的英勇烘托出了最合适的氛围。

除了这四座桥,其实还有一座桥承载着六零七零八零后的集体记忆,但它不是现实中的存在,而是出现在画中,那就是《清明上河图》虹桥,《清明上河图》画面很长,但历史课本总是截取有虹桥的这一段画面展示给大家。所以,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虹桥成了《清明上河图》的“代言人”。

笔者作为一个七零后,离开学校已经几十年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小学、初高中是否这五座桥都还在课本中。我想现在的课本,或许它们都还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存在着。

读者们是否知道,欢迎留言讨论。

有时间时,别忘了顺手点个赞,点个收藏,加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