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秋梨膏用什么梨

1、秋梨

秋梨是用的最多的。秋梨膏主要的作用是生津止咳,化痰润肺,还有可以很好的去火。因此秋梨膏里面使用的梨就必须要有这类的功效。而秋梨性凉,味甜,有生津止咳,平喘化痰,去火润肺的功效。所以,秋梨是熬制秋梨膏首选的原料,也是必备的原料。秋梨又叫酸梨学名安梨,分布河北燕山一带和东北。果实成熟时比较酸,有点淡淡的甜。耐储运,以前多为冬季在水果比较稀少时吃,经过几个月的储存,果实变软,酸味降低,口感变好,但颜色较差好像变烂,因此北京,天津等地也称烂酸梨。酸梨本身酸度就较高因此,在农村直接用来作醋,称酸梨醋,酸梨醋酸度较低,有甜味,拌凉菜很好吃。酸梨树寿命较长,在燕山一带的老酸梨树达到一百年左右,若管理得当,单株产量可达五百公斤。

2、鸭梨

鸭梨也是熬制秋梨膏的主要原料,因为鸭梨属凉性水果,而且味道微酸微涩,有止咳化痰,败火解渴,清心润肺的功能。不过,秋梨膏是梨与其它原料相配比熬制而成的,鸭梨又是熬制秋梨膏最主要的原料,所以鸭梨成分含量最大,因此饮用时数量不宜太多,否则易引起腹泻,腹痛等现象。鸭梨,一种白梨,为河北省魏县古老地方品种。因梨梗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果实大而美,肉质细脆多汁,香甜,较耐贮。适宜在黄淮海平原沙地栽培。

3、雪花梨

秋梨膏的功效是生津止咳,化痰清肺,因此任何品种的梨都可以作为它的原料。其中,尤其是雪花梨。雪花梨产自北方,容易受天气影响,其味道酸涩,微甜,而且有充足的水分,有很好的去火,化痰,止咳的功效。雪花梨是河北省土特名产之一,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赵县是著名的集中产区,故称“赵州雪花梨”,当地人也称雪梨、“相相梨”。早在北魏时就有是向宫廷进贡的土特产品,至今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

4、酥梨

酥梨因为其个头匀称,而且味甜而不腻,水分饱满,有很好的去火,清心润肺,止咳化痰的功能。因此也是熬制秋梨膏的主要原料之一。不过酥梨性凉,食用太多易拉肚子,所以,用酥梨熬制而成的秋梨膏,饮用时也不宜太多,否则易引起腹泻腹痛,胃酸等症状。酥梨原产于安徽省砀山,是最古老的地方梨品种。以其表面光洁,个大丰满,多汁酥脆,营养丰富和无公害等几大特点,并有多个品种对外销售,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30枇杷秋梨膏传统熬制秋梨膏砀山雪梨膏糖老人宝宝酥梨膏克枇杷秋梨膏买一寄三瓶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66.46购买

秋梨膏服用方法

空腹直接服用,早餐时加入牛奶、豆浆中饮用,临睡前两勺以温开水稀释后服用。

健康提示:

1、制作秋梨膏时,可根据需要加入罗汉果、生地、葛根、贝母等中药材,可起到保健作用。

2、煮梨汁时,如果放入的红枣较多,则成品的颜色较深,且其中的红枣味道会盖过梨膏的味道。

3、秋梨膏的浓度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增减熬煮时间。

4、蜂蜜应选用普通的、没有特殊口味的蜂蜜,不然蜂蜜的味道会盖过梨膏味道。

5、调入蜂蜜时,梨膏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破坏蜂蜜中的营养成分。

6、饮用时,可取1~2勺秋梨膏,用温开水冲调开即可。

7、制作好的秋梨膏应装入密封罐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

8、秋梨即秋季所产的鸭梨或雪梨。秋梨味道酸甜,可以起到生津、止渴、润肺、清心的作用。

喝梨秋膏的禁忌

梨秋膏口感再好也不能当饮料随变喝,中医认为梨秋膏性凉,所含成分多是为防润燥护阴之品,比如秋梨、麦冬、川贝等,因此对于阴虚肺热之燥咳,特别有效。然而,咳嗽有诸多证型,比如风寒咳、风热咳、痰饮咳、肝火咳等,此时吃秋梨膏不仅效果不佳,有时还会雪上加霜。,故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溏泻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以免虚寒症状加重,更容易腹泻,即便是易上火、大便干、咳嗽的患者也不要喝,应适可而止。还应注意一点,因秋梨膏含糖量较高,因而糖尿病人也不适宜食用。

¥30枇杷秋梨膏枇杷膏雪梨膏儿童酥梨膏砀山慈梨膏老人咳糖浆克1瓶实惠装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59.3购买

熬制秋梨膏的注意事项

1、中药不可随意放太多,是药三分毒。

2、过滤的时候,一定是分次少量过滤,用勺子挤压那些枣、重要的残渣,保证可以挤出最大量的液体,也可以用纱布包了挤。

3、熬至粘稠的过程比较熬人,要一直搅动,否则立即粘锅糊。

4、熬果酱这些,比较推荐用电磁炉,火力调节很方便,平锅受热面积大,而且搬到电视前面,可以看着电视熬。

5、秋梨膏的浓度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增减熬煮时间。

6、材料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姜不要随意多放,否则味道会受影响。如果不反感姜的味道,煮时多放些姜,冬天食用时会有很好的暖身效果。

7、蜂蜜应选用普通的、没有特殊口味的蜂蜜,不然蜂蜜的味道会盖过梨膏的味道。

8、调入蜂蜜时,梨膏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破坏蜂蜜中的营养成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