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简称“燕赵大地”,主要是春秋战国的燕国、赵国所在地。往事悠悠,遗迹不多了,可有座小县城却占据“燕赵”一半,这就是赵县。

赵县,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距石家庄市区30公里。其古为赵国的,历史赵郡、赵州治所,“赵”之专名世代传承,见于文献记载已有多年历史。

都说河北省会石家庄没有历史,但赵县的存在证明了石家庄大地的历史深厚。这里古称赵州,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赵县的历史究竟多古老?所有河北人都知道,“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儿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碾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流行的《小放牛》唱曲。

其实,全国人都在小学课本上学过赵州桥的文章,这座桥已有多年历史,被评为世界第十二处、国内唯一“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奇迹”,享有“世界桥梁的鼻祖”“天下第一桥”等美誉。

赵州桥上,神话所留的仙迹及群龙雕塑,形成强大的能量辐射场,已经不只是一座普通意义上的桥,而沉淀了一种有关桥的文化。

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形成了敞肩拱学派,成为建造供桥的定制。赵县很多这样的桥,“敞肩型”的设计理念已成为赵县的一种建筑符号。

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吞齐跨赵”,地处兵家必争之咽喉要路,交通任务十分繁重。可千年以来,赵州桥历经车马重轧,战乱之祸,地震水患,风雨侵蚀,至今仍安然雄居于洨河之上,在桥梁建筑史上堪称为一大奇迹。

赵州桥主拱券为28道,每侧栏板上28条龙。其所蕴含的数理和周易数理存在对应关系,大桥为独孔圆弧拱,示意混元一体。两个蚣蝮分列两侧,可称两仪。四个小拱和四个饕餮,对应于四象,二十八道主拱对应二十八宿。

陀罗尼经幢,位于县城内十字路口处,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经幢为开元寺的建筑物,后寺废而经幢仍存。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文,故称“陀罗尼经幢”。因其全部用花岗岩石雕琢叠砌而成,外观造型酷似塔,所以当地俗称“石塔”。

陀罗尼经幢在我国现存众多的同类经幢之中,是最高大、最精美、最杰出的一座,其层对致密,通天拔地,一柱擎天,被称为“华夏第一塔”。

陀罗尼经幢坐北朝南,由基座、幢体和幢顶宝珠几部分组成,为八棱多层形式,共七级。整座经幢雕刻内涵极丰富,工艺极尽精细,是研究北宋佛教和雕刻艺术难得实物。

石塔东南角,就是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薛家烧饼老铺,也叫石塔烧饼。烧饼不大,色泽金黄,一般都用油纸包着,有甜、咸两种。吃完石塔烧饼,沿路南行约米就是烧饼巷。走进古巷,好像有种跨越历史沟壑的厚重感。

这几年,赵县全域旅游开创新局面,去年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行业收入突破18亿元。

穿越千年的岂止是烧饼,还有文字的延续传接。大观圣作之碑,位于县城西部厂区,此地原为赵州文庙。该碑青石质料,龟趺座,碑身碑首为一整体料刻成,高大挺拔,为文庙唯一存世的完整古迹遗物。

该碑通高5.6米,刻“大观圣作之碑”六个正书大字。赵州大观圣作之碑是用原刻于唐代大历年间的“何公德政碑”改刻而成,碑阴尚存有唐代碑文的残迹。

公元年,大观圣作之碑文由书学博士李时雍按皇帝御笔摹写,是年刻成。李时雍为书学博士,当时“瘦金体”高手,将其碑文与宋徽宗墨迹对照,可以说是维妙维肖,将“瘦金体”笔法起转提顿的妙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碑额上的“大观圣作之碑”六个正书大字,为权相蔡京题写。蔡京书法造诣甚高,题额六字严谨规整、笔势豪雄,字迹清晰。赵州文庙存碑的形制与规模为国内首属,可谓同类碑刻中佳品。

现在,赵县县城建设在省会考核中位列第7名,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小麦单产继续保持河北全省第一,被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赵县是雪花梨之乡、优质梨果生产基地重点县,雪花梨已有多年栽培历史,以“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美誉载入史册。县城东部25万亩梨园景色迷人,是华北平原最大的自然风光旅游区,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前几年,赵县城乡历史文化风貌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位还不匹配,于是在县城建设、乡村振兴、旅游发展上持续用力。

随着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局起步、石家庄会展经济不断壮大,赵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正在形成。赵县充分挖掘利用雪花梨古树群和药用价值资源,建设以范庄、谢庄、杨户古梨园为核心的3个万亩示范区,打造田园综合体,不断提升“中国雪花梨之乡”的美誉度和经济效益。

今年,赵县梨果在全国绿博会、廊交会上荣获5个金奖,赵县黄冠梨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