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www.yunweituan.com/m/
记得是暑伏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到元氏碧桂园泡温泉。据说暑伏泡温泉有冬病夏治的功效,不知道有没有道理。那天天气闷热,泡了温泉口渴的厉害,就在碧桂园周围寻找茶店。很容易找到一家叫八方茶庄的地方,老板是位优雅的女子,江西上饶人。她见我们寻茶,直言茶店还没有开业,暂时不能接待,如果不嫌弃但请坐下喝杯茶消渴。我们也没客气,就坐在茶台前,英子先泡了家乡的特产茶请我们品尝,入口微苦继而回甘,口味非常正。喝了几泡,因怕耽误人家公干,便谢过老板,离开了这家雅致的茶店。这次经历给我的感觉是,石家庄就像南方大城市一样,茶店的确是越来越多了。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可说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我们石家庄这个地方并不产茶叶,但有喝茶习惯的人很多。解放前石家庄的茶馆比起京城来也毫不逊色。那时的茶馆遍布城乡,就像遍布的饭馆一样,随处可见。档次高一点的设八仙桌、靠背椅子;档次低一点的,四方桌、长条凳。石家庄的茶馆有的称“茶肆”、“茶坊”,有的称“茶铺”。那时的茶馆形式多样,按种类来说,有书茶馆、戏茶馆、酒茶馆、棋茶馆、清茶馆。书茶馆是把饮茶与听书相结合的形式。这种茶馆一般聘请评书艺人,一部接一部,一段接一段地说,说到关键处戛然而止,且听下回分解,以悬念吸引茶客,招揽茶馆生意。戏茶馆是把饮茶与听曲相结合的形式。茶馆雇佣戏班演出传统折子戏,让人边听戏边饮茶,有时也请来变魔术、玩杂耍的,逗人开心,吸引茶客。酒茶馆一般是满足朋友相聚或小型请客,要上几碟小菜,斟上一壶烧酒,边饮酒边品茶,既省去了进饭庄的大笔花费,也能满足相聚小饮的兴致。棋茶馆自不用说,顾名思义。清茶馆只是喝茶说话,对面而坐,清茶一壶,或谈生意,讨价还价,或胡侃乱逗,打发时光。这种茶馆除了瓜子、花生米外,一般还备有点心,边吃边饮,边喝边聊。在茶馆当伙计的称为“茶房”,也有的称呼“跑堂的”。做茶房、当伙计是很累的差事,烧水泡茶,托盘拿盏,忙里忙外,迎来送往,整日手脚不闲。有的伙计有绝活,比如有的会做各式糕点,样式好看十分可口;有的冲茶时站在客人圈外,沸水高冲,如蛟龙喷水滴水不洒,令茶客们拍案叫绝。开过茶馆的老人讲,茶馆的盈利微乎其微,卖茶水只是挣回了煤火钱,茶馆主要是靠听书看戏、租棋、卖点心挣几个养家钱。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石家庄人喝茶的兴趣更浓,各种档次的茶馆应运而生。闲散之人喝喝茶,在一块聊聊天,说古论今,或切磋、或小聚、或对弈、既休息,又是享受。生意人找间环境优雅的茶舍谈谈生意,交流感情非常方便。当然清净的茶馆也不失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去处。有一年,到北京特意去了趟老舍茶馆品茶。这是以老舍先生命名的茶馆,古香古色、京味十足。可以欣赏到曲艺、戏剧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时品用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那时候,石家庄像那样高档的茶馆还不多,想不到短短几年间,茶馆在石家庄城乡已经非常普遍了,具体到我们赵县一个不下十几家。说到赵县,最有名的茶便是“赵州茶”了。赵州本不产茶,赵州茶却何以名扬天下?《光绪赵州志》,曾有记载:“活泼泉,在柏林寺后,最寒冽,宜于烹茶。往来嘉宾过柏林寺者,及观画水,复饮香茶。盖悠然物外矣。”据说,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在永安院居住时,从我国南方引种茶种,在寺内开一茶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始赵州茶成为过往僧俗必饮之香茗。再后来,荣西携茶种回国,赵州茶便在日本得以流行。其实,此茶非彼茶。赵州茶原是一段禅门公案。明海大和尚曾讲述过关于“吃茶去”的机锋公案:“年前,唐代的从谂禅师学得南宗禅的奇峭,80岁时常住赵州观音院,人称‘赵州和尚’。一天,寺里来了个新和尚,新和尚来拜见,赵州和尚问:‘你来过这里吗?’‘来过’。‘吃茶去’。新和尚连忙改口:‘没来过’。‘吃茶去’。赵州和尚仍是这句话。在一旁的院主不解,上前问:‘怎么来过这里叫他吃茶去,没来过这里也叫他吃茶去?’赵州和尚回答:‘吃茶去’。”有人问大和尚:“‘吃茶去’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有什么含义”。明海却笑而不答。我以为吃茶去,实在就是一个禅故事,笑而不答就是回答。吃茶去是让你去感悟其中道理的,悟性不同,答案自会有别。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只有自己才知道茶的味道,人生的滋味。“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吃茶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