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石家庄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公布。人口是发展的首要因素,也是持续动力,人口普查数据也映照出石家庄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在石家庄常住人口达到万人之际,主城区也诞生了首个百万大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期看人口,人口基数是房价最根本的支撑,而人口流动也深刻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走向,石家庄的“底子”究竟如何?通过这份数据,我们也能窥探一二。
石家庄的底气
普查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1日零时,石家庄市常住人口共5086人。石家庄成为河北唯一人口超过万人的地区。
与年相比,增加人,增长10.54%,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平均每年约增加10.7万人。
这个水平放到全国来看,石家庄十年人口增量排名第22。石家庄没有沦为人口净流出的城市,但在全国人口增长较好城市中,也只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相对于GDP而言,石家庄人口流入尚算可观。
全省来看,石家庄人口占比提高了约1个百分点,而其他省内人口大市比如唐山、邯郸、邢台、保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可见石家庄人口吸附能力在省内仍处于独一档的位置。
石家庄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人口的增加,其城镇化率的飞速增长同样亮眼。
根据《公报》显示,石家庄城镇人口为人,占70.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人,占29.82%。主城区人口持续增长,而周边县区则处于人口流出,人口向主城区转移的势头非常明显。
其中,人口减少最多的行政区为赵县,年赵县全市占比下降了1.12%,人口减少了7万人。
在人口基数和增量方面,石家庄是有底气的。有人口说明有需求,但同时我们还要看经济生产总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毕竟有购买力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
有数据显示,年,石家庄市生产总值.1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而唐山这一数值则分别是.9亿元和元。可以看到,与河北第一经济体相比,仍有差距。
与周边省会相比,太原生产总值达.25亿元,低于石家庄,但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高于石家庄;郑州和济南的生产总值则均破万亿,分别为亿元和.9亿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和元。
省会首位度不高是石家庄长久以来的问题,也是下一步发力的方向。在近期刚刚发布的河北省第十四五发展纲要中,也提出了要建设“现代省会都市圈”的目标。
最近,省委省政府更是提出要“支持省会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着力增强省会综合经济实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省会城市。”
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托底,同时有较为均衡的产业基础,下一个十年,石家庄的省会首位度和人口发展仍旧可期。
其实正是百万人口流入的支撑,才支撑起各大品牌房企抢驻石门的信心。近些年各大品牌房企,纷纷将石家庄市场作为京津冀的重要组成支点,均是看到了石家庄人口方面的红利。
石家庄哪些区域更有吸引力?
人口的结构和流动方向,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基础。一个区域新增大量人口,结婚就业、安家落户,都会形成庞大居住需求。这也是一个区域房价的压舱石。
根据《公报》显示,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县(市、区)依次为长安区、裕华区、桥西区、新华区、鹿泉区,十年间分别增加约33.5万人、27.8万人、21.8万人、17.7万人、15.5万人。
另一方面,市内五区加上新三区八大行政区域,仅有藁城区人口下降0.57%,其余各个区域均有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于藁城的循环化工园区人口则增加了0.04个百分点,这与近些年循环化工园区大量的住宅开发不无关系。
长安区以2.31%涨幅,成为这10年来石家庄最有吸引力的行政区,裕华区紧随其后。
长安区、裕华区人口增长之所以领跑全市,跟其区域发展和楼市有莫大关系。
依托于“退二进三”和城市北跨战略的实施,长安区正处于区域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污染企业集体搬迁,城中村和老旧小区陆续纳入改造,居住氛围愈渐浓厚。
利好不断的长安区一跃成为房地产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区域,众多一线品牌房企竞相拿地进驻,比如从年就开始火热的东北片区,如今已经布局十余个地产项目。
数据显示,年长安区商品房成交面积万㎡,占到全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的21.59%。土地市场上长安区成交面积达85万㎡,占到了全市总量的23%。
可以看出,无论是土地市场还是商品房市场,长安区表现均一枝独秀。
如果说长安区拼的是未来,裕华区成为人口增长第二高的区域,完全靠的是现在强大的自身实力。
作为建区最晚,规划最新的行政区,裕华区一开始的定位就与其他区域不一样。与长安背负重工业包袱不同,裕华区代表了主城区最好的城市规划。
世纪公园、体育公园,以及万达、怀特、外国语教育集团等优质城市配套的建设背后,裕华区以及成为名副其实的“富人区”。
桥西区人口增长虽然略逊于裕华区,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超裕华区。人口对于区域房价起到了托底作用。所以目前来看,长安区、桥西区、裕华区的房价也是领跑全市。
再来看周边区域,在新三区中,鹿泉毫无意外的为人口流入最多的区域。这与鹿泉近十年大力发展的结果不谋而合。
鹿泉不仅严控污染企业,同时大力发展旅游、度假等生态文化建设,凭借西山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已经成为石家庄的“后花园”。
另一方面,和平路、南二环、槐安路三条主干道的建设让鹿泉成为西三区中与主城区最为紧密的城区,承接了大量的城市外溢人口。
机遇和问题并存
通过《公报》可以看出,省会的人口吸附能力依然存在。在下一个十年中,作为全省建设的排头兵,我们有理由相信石家庄总人口可以再上一个台阶。另一反面,石家庄市内同样也在上演人口不断进城的戏码,人口正高速向中心城区迁移,人口的聚集效应会进一步加大。这是石家庄的机会,必须抓住。
营商环境不优,国际化程度和开放度不足、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城市建设品位不高等等,这些都是石家庄面临的问题,必须尽快迎难而上,着力解决。
同时还应看到,人口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底”,而城市发展的“天花板”则取决于人才,石家庄在人才吸引方面仍在不遗余力的努力。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迈进,才能启动城市快速引擎。
从外部环境来看,区域中心城市崛起,强省会时代已经来临,石家庄必须赶上这趟车。
看到发展进步,同样也认识到了问题,接下来就走得再快一些!
来源:
搜狐焦点石家庄站责任编辑:吴英帅郭甲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立场和观点。本文著作权归搜狐焦点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文时,请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