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阳,今天跟大家要聊的小说是——三本带兵争霸天下的历史小说,主角一统八方万国来朝,越看越精彩!
第一本《革宋》万字完本——作者:绯红之月
天下非赵氏天下,乃华夏之天下。吾起兵,也非夺回赵氏江山,而是要光复华夏江山。
精彩回顾:赵嘉仁把碳条磨尖,已经勾勒出木兰陂北渠的大概走势图上仔细修改者细节。旁边站着两个看着和赵嘉仁年纪差不多的少年。他们面前放着绘图板,绘图板的纸上用炭条学着赵嘉仁的模样绘制北渠地图。
赵勇实在是学不会这种细致手段,他坐在这两个小子背后,眯着眼瞅着他俩。准备在这两个颇有灵气的小子胡捣蛋的时候,在他们的脑袋敲两个爆栗。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赵嘉仁完全没有那种烧燥的行为,一言一行和成年人毫无区别。
小家伙没耐心,又画了一阵便坐不住。就在赵勇准备动手之前,赵嘉仁头也不回的说了一句,“你们先出去劈柴吧。”
“是,赵先生。”两个小家伙如蒙大赦,应了一声之后就往门外跑。
赵勇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两个小子,他凑上来对赵嘉仁说道:“公子,你对他们是不是太放纵了?”
赵嘉仁勾勒完一条水渠,放下炭笔。他接过赵勇递上来的茶杯,微笑着答道:“做事之时全神贯注就好。既然坐不住,何必逼着他们坐下。”
赵勇从没当过先生,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所以他笑道:“公子,要不了多久就是元旦,你忙了这么久,也该歇歇。不若回泉州看看你娘。”
本是个轻松的话题,赵勇没想到赵嘉仁脸色反倒凝重起来。他摇摇头,“此事等不得。莆田进士众多,和朝中各路人等关联紧密。此事须得一气呵成,多拖一日,只怕就要生出些变数。”
从赵嘉仁到临安考试到现在,赵勇跟了赵嘉仁一年时间。以往不管是面对谁,三公子都是从容不迫的应对。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三公子露出真正如临大敌的模样。
宋朝的新年叫元旦,后来称为春节,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引入西历之后的称呼。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换上漂亮的新衣服去走亲串友。赵勇见公子竟然有让当地人元旦还劳作的打算,他也被唬的不轻。
然而,赵嘉仁敢想敢干,他画完了图纸之后的当天就收拾东西,第二天起身去北边。见到赵县尉来到,当地人都无比兴奋。这位年轻的县尉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和乡亲们合作甚好。富户们只用出极少的钱用来买炸石头的火药。施工由赵县尉领人干。
第二本《楚氏春秋》万字——作者:宁致远
龙噬天下,风起云涌。中原大地已平和百年,然北赵楚氏崛起,西秦幼主扶正,南齐东吴连横,北胡蛮人骚动……乱世英豪,谁与争锋?
精彩回顾:楚铮颇为满意,随口问道:“陈先生,不知宫内鹰堂可设有人手,由何人负责?”
陈振钟恭声道:“楚家世代在朝为官,对宫内之事也极为重视,也安排了不少耳目,但我朝历来对宫内宦官管束甚严,禁止与其朝中大臣结交,发现稍有接触便撤消其职位,因此较为得势的宦官都不敢与外人接触,生怕落人以口实。因此本堂在宫中人手不少,但大都只是些杂役之人,这些人手由青堂张执事掌管,具体情形堂主可向他询问。”
楚铮若有所思,道:“那张执事可是那红脸老者?”楚铮还记得那个明着向自己表忠心的老头,可又觉得不像,鹰堂主要有六个分堂,分别以六色为名,即赤堂、黄堂、绿堂、青堂、蓝堂、紫堂,加上长年在外的西秦、南齐、东吴三个分堂,一共九大分堂,若那老者真是青堂执事,那也算手掌大权的人物,何必急着向自己这个未成年的堂主低头。
不料陈振钟却道:“正是。不过属下隐约听说五年前二先生曾命张执事将宫里职位较高一些的下属全交由琳妃娘娘了,张执事属下已无多少可用之人,他所领的那分堂日渐势微,堂内六大执事已逐渐将他排除在外了,属下觉得找他还不如去宫中找琳妃娘娘。”
楚铮哑然失笑,难怪他急着向自己示好,原来是青堂家道败落了,看来收服青堂还是比较容易的。
楚铮道:“陈先生,你是隶属赤堂吧。”
陈振钟道:“正是,属下是赤堂三位分执事之一,因分堂刘执事长年卧病在床,所以今日由属下代替刘老去了总堂。”
楚铮哦了一声,道:“那请陈先生安排个日子,本公子去探望一下刘老执事,堂爷爷也曾嘱咐过本公子,要向这几位老执事多多请教。”
楚铮心中暗想去探听一上那刘执事的口风,如果陈振中在赤堂尚能服众的话,就尽早命他做赤堂执事吧。
陈振钟隐约猜到楚铮心意,暗暗欢喜,恭身答道:“遵命。”
吴安然突然微笑问道:“陈执事,当日你与铮儿交手,所用的可是‘四方拳’?”
陈振钟有些尴尬,道:“正是。”转身又向楚铮拜道:“当日属下不识堂主,得罪之处,还请堂主见谅。”
楚铮笑道:“那也是本公子年少不更事,哪能怨到陈先生身上。”
陈振钟又施一礼:“多谢堂主不怪罪之恩。”心中暗暗庆幸当初自己还算聪明,知道这少年惹不得没下狠手,不然如今可就麻烦了。
第三本《将血》万字完本——作者:河边草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赵石的一生,注定是在杀戮和鲜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丛林,大江南北,他到过的地方,都是烽烟四起,鲜血横流,命若草籽。敌人畏惧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谁又知道,他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和那份荣耀?...
精彩回顾:“大将军令,命李继祖,李任权,韩适,张德让四人速到城外军营面见,午时三刻未到者,斩。”李树腆胸憋肚,钉子一样站在庆阳指挥使府的大堂上,对着庆阳一众将佐,鼻子就差没扬到天上去,表面上虽是摆足了大将军牙兵的威风,但心里却是拎的高高的,后背也已有冷汗渗出,心里更是默默念叨,老天保佑,可别让人看出什么破绽,要不然一准儿是个乱刃分尸的下场。
但堂中众将的表情却也精彩,有忐忑不安的,有沉住气打算静观其变的,还有暗自欣喜的,更有心惊肉跳的,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坐在上首的李继祖扫了众人一眼,之后却紧紧盯住李树,缓缓道:“折大将军?哪个折大将军?折帅不是在延边镇吗?怎么到了这里?”他在城头看见城外挂起折字帅旗时立时便想到了折木清,心中却是一喜,虽是不知折木清为什么跑到了这里,但只要有折大将军在,便不可能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此人耿直在西军中是出了名的,太子必然会有所忌惮,这便是他的机会了。
但对方干巴巴一句话就浇灭了他最后的希望,“不是折木清大将军,而是京师来的折木河大将军,职下已经把话带到,这便回去复命了,大将军让职下给众位将军带话儿,庆阳之事事出有因,望众位将军到行营分说清楚,大将军自不会冤枉了众位将军,但若午时还未见诸位将军,便形同谋反,大军到日,必是玉石俱焚,望众位将军三思,以免自误。”
说完转身便走,只留了这些将军们大眼瞪小眼儿,李继祖心中再无什么别的想头儿,谁都知道,折木河乃太子一系,此次由他领军,自己决无生理的了,眼睛盯着李树的背影,寒光闪烁,显是已经存了杀机,但转眼间看到身旁的李任权似笑非笑的盯着自己,心里一叹,再不说话。
李树出得庆阳城,一直到得离城远了,背后的冷汗被凉风儿一吹,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心中暗骂,这种事儿再他妈的多来两次,老子还活不活了,都是那个小队正出的馊主意,这种吵架灭族的主意小姐也听,真不知小姐是怎么想的,幸亏咱老李还有那么点胆子,要是旁人还出得了庆阳城?想起自己在那些位高权重的将军们面前侃侃而谈,心中不免暗自得意了起来。
李金花在大帐之中走来走去,想要出帐望着庆阳城才安心,又怕被手下看见自己的样子,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来,看得赵石直皱眉头,再看到对方脸色苍白如纸,眼睛下面还垂着个黑黑的眼袋,心里也是担心这位大小姐一会儿的表现。
“来,安心坐下。”赵石经过这些天,也有了几分作保姆的自觉,说实话,对于战术安排他是行家里手,但对于大局的把握却不那么在行的,只是此次情形特殊,能走到这一步也是运气使然,但这种身在战场,还能将众多战士的命运掌握在手里的感觉让他有些欲罢不能,在前世的时候可没有这种机会的。
这次推荐就到此结束了,如果大家有精彩的小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暖阳也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老书虫。
万千好书在起点,各种精品好文等着你,现在私信“畅读”有惊喜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