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风景诗三首,其中有两首是描写赵州桥美景的小诗,您喜欢吗?
登天宁大悲阁
(清)沈荃
杰阁崚嶒倚碧霄,天边花雨昼飘飘。
千年龙象凌空矗,大陆云山入望遥。
金殿香灯留御跸,穹碑文字识前朝。
凭栏不尽登临意,瑟瑟天风下泬漻。
沈荃是上海松江人,顺治九年探花出身,曾官至礼部侍郎,是康熙年间的重要书法家之一。某天,诗人沈荃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境内的隆兴寺,他登上大悲阁,纵览华北平原的壮美山河,有感而发,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登天宁大悲阁》。大悲阁气势雄伟,高峻突兀,直插碧霄。隆兴寺内的落花昼夜不停地飘落在地上,看上去就像花雨一样十分壮观。
佛像凌空耸立,已经长达千年之久。站在大悲阁上,视野十分开阔,能看到很远的云山。通过金典上的香灯,似乎还还能看到君王乘坐的马车。通过碑上的文字,诗人沈荃知道这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古迹。诗人依靠在栏杆上,静静地欣赏这里的得美景,良久依然没有尽兴。这时,瑟瑟天风从晴朗的天空上吹了下来,使人感到丝丝的暖意。
安济桥
(宋)杜德源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安济桥横跨在赵县洨河上,建成于隋朝大业年间,也就是我们小学是学过的赵州桥。杜德源这首《安济桥》,描写的是赵州桥的飞动气势。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五十与米的桥身看上去就像是一道长虹一般。又像是即将腾空的巨龙一样,看上去极为壮丽多姿。宽将近十米的桥面十分平坦,一次可以容纳上千人通过。传递公文的人,则通过桥将公文传递到四面八方,包括藩属国在内。明月当空的夜晚,云彩遮挡着明月,但不影响赵州桥的气势。当春雨过后,春水汇聚在洨河奔流向东方。建造赵州桥的技艺精巧,似乎不是人力可以完成的,而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安济桥
(元)刘百熙
谁知千古娲皇石,解补人间地不平。
半夜移来山鬼泣,一虹横绝海神惊。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日暮凭栏望河朔,不须击楫壮心生。
这首诗通过神话传说,盛赞赵州桥的神奇。相传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所以他完全有能力帮助人们,渡过人间不平的河流。在当地,传说赵州桥是鲁班在一夜之间建造而成,这无疑使建造过石桥的山鬼和海神大为感叹震惊,并且为之折服。桥孔倒映在水中形成一个圆环,看上去洨河的水就像是从圆环中流出去一般。相传在唐武则天时期,默啜破赵州准备大举南下,到达赵州桥时,一条青龙附在赵州桥上大怒,默啜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所以后人行走在赵州桥上,都认为是踏着龙背前行。此时也是日暮时分,诗人刘百熙依靠在赵州桥的栏板上,双眼凝视着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此情此景,即使没有祖逖击楫而誓,也会让人大为叹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