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每年正月十一,河北赵县都要举办“鸣鼓节”,集中展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已经连续举办了27届。赵县扇鼓、背灯挎鼓、各子战鼓以及杨扈东门村的踩高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轮番上演,鸣鼓节当日,万鼓齐鸣,声震十里,现场气氛热烈。过去,赵县鸣鼓节上,博得头彩的节目往往是杨扈东门村的踩高跷,近些年,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来自杨扈东门村的踩高跷了,知情人说,这支高跷队伍后继乏人已经没有人愿意练了。年,杨扈东门村申报县级非遗的时候,我曾去杨扈东门村专门搞过调查。从了解到的情况看,杨扈东门村高跷历史在百年以上。村民说,年一位叫孟凡检的艺人只身到宁晋县胡家庄学习高跷表演。四十年代又回村收徒传艺,到八十年代踩高跷风靡全村,技艺精湛者不下三十人,并组建了杨扈东门高跷队。参与者达上百人,在当地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三岁顽童都会此项技艺。近年来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没人愿意学习踩高跷,村里已经不再组团演出。演员两腿缚一尺半至三尺高的木质高跷,穿戏曲服装、画脸谱,演员扮成生旦净末丑各种形象,他们经常到周边村镇闹市中心表演。每到一处他们手握铜锣敲打一番,然后在越聚越多的观众面前穿戴好行头,绕场一周,接着进行高难度的表演。杨扈高跷属武高跷,注重个人高难度技巧表演。表演时,头高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丑汉压阵。表演动作主要有“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撩叉”“单杠”“双杠”“扑蛾”“麒麟送子”“老牛驮象”“倒上桥”等。杨扈东门村的高跷队曾参加石家庄市民艺调演,荣获表演一等奖。我在以前的鸣鼓节也曾经观赏过高跷队的精彩表演。撩衩是踩高跷的基本功,是把木棍固定好后能够自己站起来的动作。麒麟送子、老牛驮象本来是跳桌子时两边保护人员在对方遇到危险时采取的保护动作,后来为增加惊险程度,单独发展为一个动作。据艺人讲年轻时他经常带队到周边村镇县市进行表演,都是在闹市中心,首先把行头拿出来摆好,然后手握钢锣敲打起来以吸引观众围观,穿戴好行头,首先要绕场一周打场子,,然后进行熟练的高难度表演,群众观看踊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