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改变了大自然,可是在这多变的大自然面前,人类依然是如此的渺小。人类的历史,是一场与大自然你来我往的斗争。
中国是一个经常发生地震的国家,有记录的地震多达数万次。这些灾难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是巨大的损失。回顾这一历程,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类在地震灾害中的巨大发展,而且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等方面,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地震记载古已有之《竹书纪年》记载了四次地震,也记载了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次地震,最早的两次是公元前17世纪夏末,一次是在夏王朝“皇帝七年(公元前年),泰山震动”。
第二次是在夏朝,帝癸十年(约公元前年),五星相交,流星如雨,伊洛(河南省伊水、洛水)枯竭。
《竹书纪年》,相传为晋太康二年,魏襄王墓中所出土的一本篆书,由黄帝至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其原稿早已经遗失。明代以来流行的《竹书纪年》被认为后人补作的伪书,称为今本。后来王国维等搜集各种古书上遗传下来的内容,复原古本成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
虽有古本今本的真实性争论,有些人质疑所记地震的可信性,但所载的地震,确有其时代、地点,以古人的神秘迷信,不可能作假,必然有真实的依据,所以会有记录。再者,所谓伪书,是指其不再是真迹,也不是指其所记载的伪物。所以,夏朝“帝君在位七年,泰山大震动”应该是我国最早的一次地震记录。
“高堤为谷,深谷为陵”,大地轰鸣,顷刻间,山崩地裂,江水翻滚,堤岸成了山谷,沟壑成了小山。周幽王二年(公无前年),《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记载了陕西地区一场大地震。
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典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载,例如《吕氏春秋》,《国语》,《晏子春秋》,不仅记录了地震,也记录了更久远的地震。至秦汉之后,记载的地震史无前例。从《汉书》起,五行志中就将地震列为灾异。
东汉时期,张衡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东汉永和三年,二月三日,洛阳城的地震仪,忽然“叮叮当当”的一声响,龙口中的铜珠,落入了铜蛤蟆的口中。由此推测,洛阳西部有一场地震。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朝堂都为之震动。但那时候洛阳已经稳如泰山,街道上熙熙攘攘,没有一丝地震的迹象,所以才会有人趁机对张衡出手。就在众人议论之时,送信的人骑马到了京城,汇报说:距离洛阳一千四百里的陇西,在初三的时候,有一场地震,证明了地动仪所提供的资料是正确的。唐宋之后,方志大盛,各地都有记载地震的记载,而且大都较为详尽。许多笔记,小说,诗集,都经常描写地震。
古代就开始了地震前兆观测中国先民在对抗地震灾害中,除了发明候风地动仪来观测地震以外,还通过数千年来的切身体验和观察,记载了大量的地震前兆现象。例如地声、地光、前震、地下水异常、气象异常、动物异常等等,累积了相当丰富的短期及临震预测预报地震知识。
中国祖先对地震的预测,并不局限于单个的地震前兆;他们也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所有的预测地震的先兆。
例如,清高宗乾隆二十年所著的《银川小志》,就是清初一名厨子,与几个同乡一起预测了地震的征兆,其中写道:“宁夏的地震,多在春季、冬季,若井水突然浑浊,鞭炮连绵,犬吠不绝,以防万一。”
根据此篇记录,中国人除将宁夏地震分为春季和冬季两个季节以外,还提出了井水变化、地声、动物异常与地震之间的联系,并将各种前兆现象结合起来进行预测。
这种综合性观点是很合乎科学精神的,因为地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要对它的发生做出准确预报,就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各种手段,从各个不同角度,将各种观测方法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而不能仅仅根据某种异常现象,就轻易做地震预报。
古代的防震和抗震措施在地震中,要降低或避免人员伤亡,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中国的古人,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方法。
在房屋抗震方面,古人曾经得到很多的切身经验。台湾是中国最容易发生地震的省份,中国祖先在建造城市时,就已经意识到“台地(台湾)很少有常年不震的现象”,并采取了相应的防震措施。
比如在淡水,有些城墙就是用竹子和木材建造而成。利用竹子和木材建造城市,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而且非常经济,最主要的是,竹子具有柔韧、轻、耐震的特性,是一种非常好的抗震建材。在其它震区,中国祖先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云南地震频繁的地区,通常采用荆条、木筋草等作为墙体的材料,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古代的先民在建造房屋、桥梁、高塔、寺庙时,往往要注意地基的牢固、建筑物的坚固、整体的完整性。尤其是在多震区,他们更加重视地震的危险性,并认真思考。
由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先民在此领域的卓越才智,他们对于地震的设计与建造有着丰富的认识。举例来说,天津的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高达60余米的山西应县的木塔,以及隋代修建的河北赵县,横跨江水的赵州桥,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桥梁,现今依然挺立。
它们都位于地震较多的华北地震区,经过多次不同程度的地震震撼,到现在还巍然屹立,不仅可证明古人在建筑技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可供作今人研究建筑物抗震性能之用。
地震过后,一些建筑倒塌,一些建筑被摧毁,余震不断,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了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抗震?这个问题很关键。
古籍上有很多中国人的做法,就是用木板、席子、茅草等东西搭起棚子,或者在空地上搭建房屋,以减少伤亡和损失。关于这一点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宋朝,到了宋朝,史无前例,如:“居士畏盖,编茅屋”,“农舍戴星架木,草铺作寝室”,“居间空隙,以木制棚屋,以草制芦苇”,“居间空隙,以木为棚,以草为庐”。
这些方法在地震和灾害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历史上也有详细的记录,比如河北磁县道光十年(西元年)4月22日,河北磁县发生了一场7.5级的地震,震后余震不断,到了五月七日,一场强烈的余震将所有的房子都震塌了,幸好居民及时露面或搭起了帐篷,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故宫档案)。由于这种抗震措施简单、安全、高效,因此至今仍在使用。
中国的祖先,不仅对地震前后的防震和抗震知识有丰富的认识,而且在遇到强烈地震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时间从房子里逃出来,如何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人员的伤亡,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西元年)1月2日,陕西华县一场8级大地震,幸存下来的秦可大,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撰写了《地震记》,其中有关于大震的应变对策。他说:“为民之所用,应在屋檐下铺上木板,在里面搭上坚固的木床,若有异动,不能迅速离开,等待时机,即使有倾覆,也可寄希望于床板的坚实。实力不够的人,就会选择一个破绽,然后闪开。”
现今,由于地震预测技术尚不完善,又遇上突发的地震,人们来不及逃出房屋,只能在坚固的房屋内躲避,避免被震死,这在现今的防震抗震中,仍是一项重大举措。由此可见,秦可大在四百多年前,所说的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很多古代建筑都总结并运用了一些防震技术,这些技术在结构和性能上都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山西应县木塔,历经数千年而屹立不倒,历经多次地震灾害,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
专家对木塔的防震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塔基牢固,地下土层结构致密稳定,柱根深度基本不变,从而保证了整体的沉陷;在桩基的上面加上了石基,先是方形,然后是八边形,非常稳定;塔高与地基的比值为2:1,这对塔身的稳定是有利的;塔身结构匀称,八边形坚固,阁楼是框架结构,中间有一根凹槽作为稳固,五层楼阁的外槽上有四个暗层,后面还增加了一些斜撑。
整个木塔的“木”结构具有我国古建筑“梁架榫卯”结构的抗震优点。
古为今用的古代地震史料纵观近四千年的我国古代地震史料,它是一份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宝贵的财富。解放后,相关部门对从公元前至公元年的约九千次地震进行了整理,发现了约次的破坏性地震。地震资料的珍贵,不但使后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地震的状况,而且还能对浩如烟海的地震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
在此基础上,画出了我国的震源区,并指出了地震活动的活跃时期和稳定时期,从而揭示了地震的规律性。
对明朝地震活动的方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以东北为最多,西北为次之。这两个方向正好是我国的主要地质构造。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分析,证明了根据地质构造找出地震成因的方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再如,对华北地区近千年的地震资料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活动与安宁阶段具有周期性的变动,九百年来,经过三次活动和三次平缓,现在已经进入了四次活动期,并且活动期的持续时间也在不断延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