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介绍了
中国桥梁的发展历史
这期我们讲讲
古人在造桥方面你不知道的事儿
一起来看看
石拱桥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吧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石拱桥。
石拱桥是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早,主要分为实肩拱桥和敞肩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大名鼎鼎的赵州桥就是敞肩拱桥,它是我国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多年。我们来看看古代石拱桥是如何搭建的呢?
古代没有如今的水泥和胶水,拱桥在制作前需要用木头搭建模型作为托,并在桥底座处堆积厚重石板,作为地基保证桥稳固。
再将雕琢好的大石板逐一排列放好,石板需要由桥的两端向桥中放置,这里要强调一下,石拱桥最下面的一层石板每一块都是梯形的,上面的石板才会逐渐变为规整的矩形,这也取决于桥的长度与弧度。当放置到最后的石板时需要用锤子将石板夯实。
这最后一块石头就叫“桥心石”,每一块桥心石都会有技艺精湛的工匠细心雕琢出精美的图案。
古人造桥绝对要具有匠人精神,马虎不得!每一块石头的大小需要精心打磨,不差分毫才能保证拱桥的稳定性。
石拱桥工艺相对简单,结实耐用。石拱桥不会倒塌的原理是依靠拱圈自身形成的弧形拱式结构,将竖向压力分解成轴向压力,然后传递到两侧岸坡拱脚。这便是古人的智慧!
来源:中国路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