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s://m.39.net/pf/a_6278634.html
今日推荐:《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作者:赵新良。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四章祠的制度规范

清代一些望族,在某时、某地出现过名人的家族,更以兴修祠堂为荣耀。安徽、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都相继建造了不少祠堂。这些祠堂规模较大,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都很突出,在我国的祠庙建筑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我国祠堂建筑的位置和布局有三类:1.由前辈的住所改建而成的祠堂。2.按朱熹《家礼》“正寝之东设四龛”,供奉和祭祀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先祖。3.在居室之外另行修建的祠堂。在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建有牌坊、照壁、大门、享堂和寝堂。这三类祠堂,大多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征,民居和园林气息很浓。有的祠堂因为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风格独特。[18]

祠堂作为家族声望、地位、经济实力和宗族凝聚力的象征,祠堂的营建便成了全体族人共同的意愿。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商帮巨贾,凭借其雄厚财力,广置祭田,大修祠堂:一为光宗耀祖,二为世代富贵。当地至今留有大量祠堂建筑。祠堂的建置尤其普及于聚族而居的南方地区。以江西省为例,据乾隆二十九年统计,全省同一族姓建的总祠89处,各地一族独建的祠处,在总计拥有78个州县的江西省,几乎所有村镇都有祠堂。祭祀对象,主要是始祖、先祖和其下以德、爵、功著称者。在祖先崇拜心理支配下,祭祖往往至数十世之远;有的大宗祠,甚至推年代久远的将相一人,供为始祖。[3]

性质特殊且规模甚大的“合族祠”,也就是联宗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联宗的产物。一些著名合族祠,其实已不是宗族组织,而是宗族间的一种同姓地域组织。

宗族内通过建祠堂、续家谱和设族田等活动,力图维系宗族发展和壮大,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思想,达到教化人心和社会稳定的效果。[19]常建华分析,虽然家庙与宗祠同是祭祖所在,均与《家礼》有直接关系,但是建立家庙者多为高级官僚,等级观念严重,家庙名称背后蕴含着特有的社会文化意义。[20]

第三节姓氏、郡望、宗谱、族规和祠堂建筑

在全国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单一村落者极为普遍。它体现了宗族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性,也给许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姓氏郡望作为祠堂的堂号,又是宗族的标志,寻根问祖的文化符号。堂联高度概括本族源流、郡望世系、功臣名将、贤达胜迹,记录本姓的辉煌与荣耀,以利族人怀念与崇敬先祖,继往开来,开拓祖宗基业,光耀宗族门庭。

宗祠供奉和续修的族谱,通常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

一、姓氏郡望与堂号祠联

祠堂以显赫位置标示姓氏郡望,与历史曾经发生的以姓氏别贵贱、以郡望分尊卑的习俗和体制相关联。郡望,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开始于先秦、盛行于秦汉、魏晋时期的一种行政建制、行政区划,在唐朝以后逐渐被废除。“望”指的就是“望族”,即有声望的姓氏大族。“郡”、“望”合一,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在某个固定州郡之中,因代出英才、门庭显赫而为当地人所敬重和仰望,成为该郡望族,故称“郡望”。随着时间推移,“郡望”还被用来指称“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即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那个郡。一般小姓有一到几个郡望,大姓则郡望较多。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的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在最新公布的版《百家姓》中,姓氏人口总数在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其中王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李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张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其余刘、陈、杨、黄、赵、吴、周7个姓氏的人口也都在万以上。这些姓氏之所以能拥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因为它们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国姓”或者“著姓”。

姓在母系社会就已出现。当时,各个氏族为在交往中表明身份,用自己的氏族图腾作为标志,图腾的徽记因而成为姓的雏形。氏出现于父系社会,是姓族中的重要支系,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代表功勋和地位。西周时实行“分封制”,皇亲功臣都以封地为氏,使氏的数量大大超过姓。先秦时期,姓和氏含意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承袭的标志。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12]

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周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

秦汉时期,“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统称为“姓氏”,伴随着士族(又称世族、门阀)制度的形成,“郡望”就成为彰显各世家大族社会地位与高低贵贱的标志,并将同一姓氏中的士族与庶族、豪门与寒门区别开来。

任何姓氏均源于自己的祖宗,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变动。然而,由于诸多外力的影响,却使得改姓现象极其频繁。源于赐姓、避讳、避难、少数民族汉化、入赘、收养、字体简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改姓几乎贯穿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始终。中国的姓氏文化也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魅力。

门阀制度下,门第阀阅是指那些世代显贵、影响大的贵姓宗族家门,因显赫无比并世代传承,被称为“高门”、“著姓”。它源起于西汉末年,盛行于南北朝时期,此时“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这“四姓”指的就是以王、谢、袁、萧为代表的“侨姓”,以朱、张、顾、陆为代表的“吴姓”,以王、崔、卢、李、郑为代表的“郡姓”以及以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代表的“虏姓”。这“四姓”出身的子弟,可以高居要职。而与之相对的“寒门”、“庶姓”子弟即便是满腹才华,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出任低级官吏,还不能升迁,沉沦一生。

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九年详定姓族制度,确立门阀序列,其中,范阳(今河北涿州)卢氏、太原(今山西太原)王氏、荥阳(今河南荥阳)郑氏、清河(今河北清河)崔氏以及陇西(今甘肃临洮)李氏最为尊贵,被称为“五姓”。到了唐朝,这五姓加上博陵(今河北安平)崔氏、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合称“五姓七家”。这五姓世代显赫,比如,两支崔氏在唐代出任宰相的多达27人,五品以上的官员有余人,时人称之为“宰相之姓”。

“国姓”,就是王朝皇室的姓氏,地位非同一般。把“国姓”赐给异姓大臣是历代帝王收揽人心的一种手段。汉朝赐有功之臣刘姓,并规定凡是刘姓人家免除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待遇。唐朝更将赐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汉族的徐、邴、安、杜、胡、弘、郭等姓,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舍利等姓都被赐为李姓。这种“赐姓”对于中国姓氏的发展影响很大,由此带来人口学上的“马太效应”,国姓逐渐变成大姓。唐代由于赐姓,李姓得到大发展。到了宋代,李姓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7.2%,为宋朝的第二大姓。除了李姓外,赵姓作为国姓在宋代就排名第三,仅次于王姓、李姓。王姓虽然不是国姓,却排在第一位。这就涉及前面提到的“著姓”了。身处“高门”“著姓”之列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成为带动王姓人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姓的发展与此相同。

据记载,宋代人口排名前四位的是:王、李、赵、刘四姓。年的数据显示,前四位是李、王、张、刘。赵姓虽排第九位但是仍在前列,而王、李、刘仅仅排序发生些变动。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千余年前人口姓氏的格局就已经形成,而因国姓、贵姓得到发展的姓氏成为大姓。此后,随着庶族地主的兴起以及科举制度的盛行,士族阶层逐渐消失。而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国姓、贵姓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把姓氏郡望作为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依据,不同郡望品级的人不能当同样的官,不同郡望品级的人也不能通婚,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在国家谱牒中抢占显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控制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高门望族为了维护其特殊地位,往往在高门之间自为婚姻以保持“血统”纯正。由于郡望与一个人的政治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都密切相关,故而受到时人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