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古称赵州,地处石家庄市区东南40公里,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一、历史沿革三国魏时期的赵国1、西汉置平棘县,治今南固城,属常山郡;三国魏改属赵国。北魏徙今治。移赵郡于此。唐朝时期的赵州2、唐武德元年(年)改赵州,为治所;明洪武元年(年)平棘县省入赵州,属真定府。清雍正二年(年)升直隶州。3、年改赵州为赵县。年属大名道,年直属河北省。年属晋冀鲁豫边区。4、年属石家庄专区。年并入宁晋县,年复置。年属石家庄地区。年属石家庄市。二、旅游景点1、柏林禅寺。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它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归云禅师平生主持七所名刹,望重当时,截止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都是宗门大德,柏林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寺。当时柏林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2、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年-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还有一座小商桥)、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3、永通桥。又名小石桥,建造在唐代永泰年间(--年),是继赵州桥之后赵州大地出现的又一座单孔弧形敞肩石拱桥。小石桥不但承袭了赵州桥的所有优点,还与时俱进地有了新的发展。桥的大拱与小拱之比均大于赵州桥,桥体上四个小拱的加大和抬高不仅令桥面更加平坦,便于交通,而且节省石料,减轻了自重,更加利于行洪。这一改进奠定了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4、陀罗尼经幢。位于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处,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经幢为开元寺的建筑物,后寺废而经幢仍存。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文,故称“陀罗尼经幢”。这座经幢全部用花岗岩石雕琢叠砌而成,外观造型酷似塔,所以当地俗称“石塔”。赵县古称赵州,其标准称谓应为“赵州陀罗尼经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58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