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二)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01雕塑艺术昭陵六骏背诵要点: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唐陵中规模最大。昭陵六骏是唐太宗陵墓昭陵前浮雕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先后骑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白蹄鸟、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浮雕六骏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昭陵六骏之飒露紫件石刻作品纯熟地运用了“起位”这一典型的浮雕创作技巧,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体积感“昭陵六骏”是我国浮雕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实物史料价值昭陵六骏唐三彩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其制作是在白色黏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钴等的釉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熔剂,经低温烧制后,所呈现釉色多以白、黄、绿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时期故称唐三彩。三彩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等,殉葬的俑和驼、马是其中的精品。唐三彩是唐代工艺美术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它的出现将陶塑艺术的发展推向顶峰。唐三彩贵妇游春02石窟寺院艺术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鸣沙山东麓,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寺至今尚存个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余身,壁画约平方米,莫高窟集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于一体,十六国至明清历代都有建造,是中国佛教美术的宝库,莫高窟保存了千余年的历代壁画和彩塑,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佛教艺术从5世纪到14世纪的发展演变过程莫高窟壁画至唐艺术水平达到极盛,题材广阔,场面宏伟,色彩瑰丽,从人物造型到风格技巧,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要点分析:宗教绘画中出现了现实生活的场面,神佛具有人的形象气质大幅的经变画,特别是大量的西方净图变,表现佛所居住的西方极乐世界,以巨大场景画出楼台殿阁、七宝莲池、歌舞伎乐等物象,是大唐繁荣经济的曲折反映。莫高窟彩塑的突出特点是泥塑与色彩,壁画相结合达到统一效果。唐代是莫高窟彩塑艺术的最高峰,在规模、内容、气魄,都非其他各个时代所能相比。(北魏)《鹿王本生图》:描绘释迦牟尼前生为九色鹿,曾救一溺水人,其后在国王悬赏捉拿九色鹿时,溺水人贪赏告发九色鹿的所在,而最终受到报应的故事,这幅画将故事情节分别以连续画幅的形式连接在长带形统一的构图里,它的连续形式是将故事的展开情节自左右两边向中间发展,把鹿王向国王倾诉溺水人背信弃义的事件高峰放在构图的中心,构思十分巧妙。莫高窟鹿王本生图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山,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后经隋唐到明清历代开凿和重修,现存窟龛个,层层雕镌在一峰独起、望若麦积的悬崖绝壁之上因山体石质疏松,造像以泥塑为主,共计多尊,以北朝塑像为其精华。由于地处南北分水岭,麦积山石窟受到各方文化的影响,其清新秀丽又浑厚质朴的艺术风格在北方石窟中独树一帜,较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石窟艺术体系。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武州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大小造像余躯,是由北魏皇室开凿的第一所大型石窟最早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5所,就崖雕造佛像,即今天的云冈16—2窟,通称昙曜五窟。其雕像雄伟粗壮,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的伊水河畔,开凿在东西二山上,又称伊阙,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再次开凿的一处石窟。北魏时的代表洞窟有宾阳洞(又称宾阳三洞)、古阳洞等。其造像多为身材秀挺、百容瘦削的秀骨清像,服饰为宽服大袍、褒衣博带,表情显得温和而世俗化。艺术风格从云冈的浑厚粗犷转向优雅端庄,更具民族特点和中原风格,是形成中国式佛教艺术体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古阳洞是龙门较早开凿的一个洞窟,古阳洞的大小佛龛旁,大多可有施主的姓名、职衔、造像原因、造像名称和年月的“造像铭”,宾阳中洞造像字体为典雅的“魏体”。成为大规模宗教活动的中心,其中最重要的石刻造像是奉先寺造像,巨大的规模和造像的完美均是石窟艺术中罕见的。03建筑艺术寺庙与佛塔北魏寺塔:正光四年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平面十二边形的塔,塔高39.5米,共15层,形制雄健,而曲线形成的外轮廓又十分秀丽,是古代佛塔中的重要代表塔的兴建在隋唐建筑中仍处于重要地位,当时长安城内有著名画家画迹的三绝塔、庄严寺木塔以及慈恩寺塔都是京城著名的高层建筑。崇圣寺千寻塔,是唐代现存的最高砖塔东晋南朝的佛寺:东晋南北朝出现了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个高峰期,当时的佛教中心,北有平城、洛阳,南有建康。隋唐寺塔:隋唐时期是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唐代的佛寺没有完整的遗留下来,大雁塔门楣石刻是了解初唐佛殿建筑式样的重要材料。中晚唐的佛殿建筑在五台山地区有两例: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赵州桥赵州桥(安济桥)河北赵县安济桥俗称赵州桥,是由李春主持在隋代大业年间修建的,历时一千三百多年不间断的使用而未大坏,它不仅表明了工程技术上的成就,并且也展出了杰出的建筑艺术形象桥身以长一个37米的大券横跨在洨河上,大券两肩上各有二小石券,既减少用材,减轻桥身荷载,又起了雨季涨水时排洪的作用弧券和敞肩拱的使用,使桥体线条柔和流畅,构造空灵而雄伟,有着长虹落坡之感。栏板和望柱的石刻以飞龙、蛟龙为主,造型苍劲,动态生赵州桥动设用奇巧,也是隋代石刻艺术的珍品。04工艺美术夹纻行像是一种漆塑像的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因此又称“行像”染织工艺蜀锦成为著名的丝织品这时的织锦技术早期承汉锦纹样,晚期则作风粗放简朴,色彩单纯纹样中植物增多,而已对禽、对兽纹为主,也有散点花朵和波斯风的连珠纹及源于近东的卷草纹蜀锦蜀锦是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蜀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十样锦是蜀锦的主要品种之一。陵阳公样用对称形式结构的纹样,也是唐代织锦中经常采用并有特色的图案形式唐太宗时,益州(今四川省)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组织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如著名的雉、斗羊、翔凤、游麟等,这些章彩奇丽的纹样不但在国内流行,也很受国外欢迎,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舞马衔杯银壶唐代金属工艺的杰出作品,壶高18.5厘米,造型仿造北方草原民族使用的皮囊壶,扁圆体,壶口有鎏金覆莲形盖,弓形提梁也鎏金,壶的两面分别锤出舞马衔杯纹,这种纹样体现了唐玄宗生日“千秋节”马舞表演的活动这种仿制皮囊壶的形式,既便于军旅外出时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的使用,表现了唐代工匠的匠心独运。银白色的壶上,弓状的提梁、覆莲瓣式的壶盖,以及壶身所饰腾跃的骏马,均鎏上一层黄灿灿的金色,与壶体交相辉映,色调格外和谐富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16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