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www.xxzywj.com/npxxx/npxtj/1702.html中山国是春秋战国少有的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跟南方的楚国性质相近,但是发展道路截然不同。楚国在西周初期就已建立,并且通过积极融入中原文化而达到鼎盛,而中山国是通过被中原国家反复灭亡而兼并同化的。春秋时期,北方戎狄的许多部落聚集于今天河北西北部被称为鲜虞,可以说是当时中原各国的心腹大患。那时候的边疆国家都有负责保卫中原不受外族侵扰的责任,挨着这里最近的是北方诸侯国邢国,邢国与这波戎狄交战多次,起初是胜多败少,但毕竟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一次失败只意味着死伤人数的变动,而对于小小的邢国来说无论胜败都是对国力的一次削弱。因此慢慢的战局被扭转了过来,到公元前年的时候,戎狄一举拿下了邢国并继续前进,又击败了卫国,这两国的国君一个逃跑一个被杀。可以说这是中原诸侯国的一次重大惨败,幸好那时正处于春秋,春秋是有霸主的,由齐桓公喊出的尊王攘夷的旗号可不是说说而已。齐桓公率领邢、卫两国的残余,另外又叫上宋国和曹国一起组成“联合国军”,一举击溃戎狄并恢复了邢、卫两个诸侯国。再往后,春秋霸主的接力棒交到了晋国手里,那么接下来对抗戎狄的重任也就同时落到了晋国的肩上。由于晋国跟戎狄是直接接壤的,因此战事自然少不了,虽然晋国当时非常强大,也曾数次战胜戎狄,但由于游牧民族的移动性很难彻底消灭。在公元年戎狄再次会合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一举击败晋国成功一雪前耻,并在今天的河北唐县一带建立城镇。由于游牧民族的城镇不像中原诸侯国的都城那般紧凑,他们干脆是围绕粟山脚下散居,因此等到把这个城全部建完,山也就被包围在散落的城中了,因为城中有山,所以被命名为中山,这也就是中山国的雏形。这时候恰逢晋国发生内讧,也就是曲沃之变,导致晋国一度无暇顾及边疆,中山趁机吞并了晋北方赵县附近的很大一块土地。等到晋国恢复过来,士大夫阶层开始掌握政权,也就是著名的赵秧掌权便开始腾出了手来,安内完毕之后开始攘外,出兵讨伐中山大获全胜。历史上对于这次战争的胜利成果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从此后二十多年间史料中没有关于中山国的记载,不得不令我们猜测这次战争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当时的中山可能干脆灭掉了,因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大敌当前离开都城,过些年再回来是很正常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打的臣服了,只剩下中山城这一点地方,没有实力再去参与中原争斗,只得安安分分恢复生产,所以在这二十年间销声匿迹。本来是没什么希望存活下去的中山,再次遇到了晋国内讧这种“好事儿”,士大夫阶层“蹬鼻子上脸”,直到三家分晋,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在中原列国没有霸主只有七雄的环境下,各国之间开始明目张胆的互相征伐,再也没有人会去尊重周王室,更没有人出来主持公道。在这种乱局下,给了中山很好的恢复机会。但由于毕竟实力有限,无法与七雄相抗衡,而且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赵、魏两国,在战国初期可以说是横行于世。它们为了控制中山,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一方面教会其按中原周礼建立起正式的诸侯国制度,中山国自此正式成立,中山文公也就是第一代正式国君。除此之外魏文侯还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文公与其联姻,严格控制住了中山国,使其成为自己的傀儡。中山文公与魏文侯的女儿生下了中山武公,这是一个不甘忍受他人欺凌,一心图变图强的人物。中山武公最大的功绩就是率领他的部族和子民,从太行山间一路向东进入广阔的平原地区,在今天河北定州一带建立了新的都城。在脱离赵、魏两国掣肘的同时,自己主动去学习东方诸侯国的管理制度。但他仅仅是开了个好头就很快去世了,而他的儿子又没能延续这一良好的发展局面,也就是说中山国刚想强还没强起来,魏国就已经大兵压境了。战争结果一边倒,号称战国第一个霸主的魏国轻轻松松就把中山国给灭掉了。虽然后来魏国国君派自己的太子来管理中山国这一地区,但是武公的儿子桓公以及戎狄部族都已经逃回到太行山中,他们在原先中山国兴起的地方灵寿,于公元前年恢复了中山国。也正是由于桓公率领子民回到了原先中山国的位置,相较于他父亲武公所统治的区域更靠北,因此与魏国的关系就浅了很多,而成为了赵国的心腹大患,结果最后又被赵国灭掉,自此中山国总共存在了两百多年。据记载中山国是“专行仁义贵儒学”,也就是说虽然这个国家由游牧民族建立,但是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化上,都通过接受东方的儒家文化,而充分的融合进中原文化。从出土的中山国器皿上来看,本身虽然没有文字,但其早已承袭并使用汉字,而且器皿铭文的汉字记载,全都是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可见中原文化对中山文化的影响有多深,反过来也可见中山国是多么积极的融入中原文化。中山国虽小,但由于前期刚诞生就被打到“散了黄儿”,后来立国又与春秋持续时间最长的霸主晋国为敌,从地理位置上讲燕、赵之间并不适合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但是它竟然顽强的生存了两百多年。而且期间因战国首雄魏国的强大攻势而灭国,但是灭国后它又能够顽强地回到故地复国。因此可以说中山国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太著名的事情,存在感无论在春秋还是战国都非常的弱,但是只要一谈起中山国,给人的印象就是顽强二字。在东周列国中,中山国无愧于“夹缝中求生存”的代名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52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