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县赵州桥公园内矗立着两通明代残碑分别是《攀龙鳞》和《附凤翼》。这些古碑在“文革”中曾被视为“四旧”,被推倒、砸碎。那么,它是如何被抢救下来的呢?
年4月,赵县文保所工作人员李晋栓在赵县柏林寺遗址进行文物调查时,在一片废墟中发现了明代的《攀龙鳞》《附凤翼》古碑。当时,柏林寺遗址被赵县土产公司仓库占用,仓库内各种土产品杂乱无章,堆积一片,即使空地也是杂草丛生。他用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在这片废墟里搜寻到了这些古碑的大部分残段:明代《攀龙鳞》碑断为四块,缺少一个“鳞”字。《附风翼》碑也断为四块,缺少“附凤”二字。这些古碑散落在这里从来没人过问。
为了抢救这些文物,报经县文教局批准,对这批文物采取了异地保护的办法,全部运到赵州桥所在地文物保管所,进行测量、拓片、拍照、修补、粘接、复原,树立在八角亭东侧。“攀龙鳞、附风翼”两通石碑由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手书,明代赵州刺史蔡懋昭刻,原竖于赵州城内“望汉台”前。以东汉开国功臣赵州人耿纯为刘秀进言中有“攀龙鳞,附凤翼”之句制为石碑。
谈论龙凤碑的前世今生,还得从耿纯说起。耿纯是赵县孝友村人,他的父亲耿艾,王莽时任济平尹。耿纯游学长安,被任命为纳言士。王莽政权灭亡后,被任命为骑都尉。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刘玄称帝,遣刘秀领少数兵马到邯郸,耿纯前往拜见,献上马匹和缣帛数百匹。刘秀北进中山,把耿纯留在邯郸。邯郸算命先生出身的王郎冒充汉成帝子刘子舆自立为王,很快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
耿纯与堂兄弟耿欣、耿宿、耿植一起率领宗族宾客二千多人奉迎刘秀,连家族中老迈病衰的也都用车拉着棺材一起来了。刘秀见其忠诚,拜他为前将军,封耿乡侯。后来,耿纯随军平定邯郸王郎,并击破铜马农民军。
刘秀势力逐渐扩大后,诸将劝他称帝,刘秀不允。在南平棘(今赵县),耿纯进言说:“大家丢弃亲戚乡里,跟随大王奔走战斗,就是为了攀龙鳞、附凤翼,成功得志。现在功业成就,天人相应,而大王不听大家的劝告,及时正位,我恐怕大家失望,各自离散,大众一散,就难以复合了!”刘秀纳言很快登基称帝,年号建武,封耿纯为高阳候。建武六年(30年),耿纯受封东光侯。
耿纯告老还乡后,在平棘筑起一座望汉台,原址在赵县县政府前的大道上。望汉台高七寻,基周长二百八十尺,上有亭阁以蔽风雨四周有围栏。明代赵州刺史蔡懋昭,将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的墨迹“攀龙鳞”附凤翼”竖于望汉台洞券门外内外两侧,以颂“高阳忠荩凌云上,光武神威渡水来”之壮举。
乾隆十五年(公元),隆皇帝南巡途经赵州,在望汉台看了龙风碑后,赞叹不已,遂泼墨引毫,挥笔题诗《赵州柏林寺小憩》:禅寺曾闻古赵州,便途探迹正清秋。虞碑字具凤龙势,吴水体兼文武流。白鸽下无经可听,金轮焕是圣重修。笑予柏子曾参熟,不知庭前树是不。赵州州官将乾隆题诗手迹刻成石碑,树立在柏林寺。为了奉敬皇上,又将《攀龙鳞》《附凤翼》两碑移至乾隆御碑两旁树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