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元氏县举办的石家第六届旅发大会上,汉代元素众多,“汉码头”、“汉街”、“汉文化小镇”、“汉文化体验中心”、“汉碑国际隶书名家邀请展”、“汉风景观十八品”,就连餐饮,从内部装修、菜品式样到人员服饰、服务用语都按照“汉风”进行。

汉服、汉代文物、汉风乐府文化,借旅发大会春风,将自身文化与汉文化紧密的结合,主打汉文化旅游业态,元氏与汉代究竟有哪些渊源呢?

先说元氏县的由来,战国初元氏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属赵国,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元氏由此而得名。汉高祖三年在元氏置郡,定名恒山郡,地址就在元氏境内的故城村附近。西汉时,为避刘恒名讳,更名为常山郡。

故城常山郡,曾是国、郡、县的治所,管辖范围包括元氏、栾城、高邑、赵县、正定等二十多个县域。西晋初,郡治移至真定。

二是现存的常山郡古城遗址,位置就在元氏殷村镇西南。遗址城垣不知是战国所筑还是秦汉所建,为正方形,边长1200米,占地144万平方米。

目前北城已无,南城尚存,东西城各存一小部分,已经被划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单位。城内地下尚存古街道遗址,考古价值巨大。

常山郡故城遗址上散布有大量板瓦、筒瓦、细柄豆、虎纹砖、陶制下水管道等残片,年,还出土了银、铜、铁、漆、陶等器物残件余件,铜器上标有“常山”铭文。

石家庄南水北调工程施工时,在常山郡故城遗址附近,先后挖掘出了座汉朝墓地,这些墓地深约3米,陪葬的物品大多是陶罐、陶盆、陶俑。

三是韩台现存的汉代古墓群(三疙瘩),位于元氏县东韩台村北的三座大土丘,已被文物部门判断为东汉时期赵氏墓群。这些古墓遗址,也是韩信点将台的一部分。

“韩台夕照”乃元氏八大景之一,因处在太行群峰之壑,每当夏末秋初红日沉山之际,驻足台巅,可见夕阳吐艳,天际云蒸霞蔚,瞬息万变,颇为壮观,。因此被称为“韩台夕照”。

汉将韩信破赵时,奇招频出,既有泜水(今槐河)的背水一战,又有抱犊寨上藏奇兵,同时也有韩台虚设假粮台点将。东、西韩台的村名,就是由于这个点将台而得。

在这次旅发大会上,围绕东、西韩台、泜水(槐河),共建成了汉风商业街、汉文化小镇、汉码头和汉风文化体验中心等汉代元素为主的旅游、休闲业态,这在河北及附近地区尚属首家。

四是汉碑文化。本次旅发大会,封龙山作为重要观摩点,除了其书院文化,即众所周知的古代“清华学府”封龙书院外,汉碑文化也做了重要亮相。

除举办“汉碑国际隶书名家邀请展”,展出隶书精品余件,元氏著名的三幅碑拓《祀三公山碑》《封龙山颂》《白石神君碑》也在书法展上亮相,给了游客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还邀请了隶书名家进行现场创作、拓印、拓瓦当等。

说起汉碑,全国留存并不多,而元氏就有7通,可惜目前只剩下两通了,保存在封龙山上。分别是《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

《祀三公山碑》记载的“先零羌族寇河内”事件和《三公山之碑》记载的常山相冯巡“受命北征,为民父母,攘去寇凶”等活动,都与史书相印证,史料价值巨大。

《祀三公山碑》《封龙山颂》《白石神君碑》被世人称为“学书之典范”。书画大家齐白石、吴昌硕等都曾习学。

可惜的《封龙山颂碑》已经遗失。对其踪迹,当地有两个说法,一是焚毁说,二是埋藏保护说,但都无从考证。好在清道光时任县令做了拓制。

如果有时间,去元氏来一场汉文化之旅吧:在元氏汉街上,你将看到韩信点将台、泜水之战、韩台夕照、槐水流春、书院春风、封龙汉碑等18个汉风格景观小品,提取的都是这里发生过的代表性事件及汉文化元素。

在汉风商业街,你将享受的是“汉风冀忆”的舌尖美食之旅。从餐厅装潢、餐具设计到人员服饰、服务用语等各个环节,均为汉代风格,如果你穿上汉服,到那里吃一顿汉风火锅店,品一次汉风茶舍,肯定是不错的感受。

汉文化体验中心,古香古色的汉元素仿佛让嘉宾们穿越时空回到千年以前。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汉服真人秀演出,演员们向观众行正规揖礼。

在槐河汉码头,你将看到,河面上一座长米的廊桥,28个元氏历史故事铜雕从南到北、由古至今排序,廊桥风格以“新汉风”为主,在提炼汉代文化符号的同时,又融入了新时代元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