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县城北十五里有个双庙村,又称龙泉古庄。这个古老村庄里保留着丰富珍贵的远古伏羲女娲文化遗存。在双庙村北米处,原有东西并排的两座庙,当地人称“哥姐庙”,双庙村即因这两座庙而得名。传说两座庙背南面北,原来四周还建有围墙,占地约十几亩,北面有壮观的山门,还有茶房、钟楼;庙前庭院当中有一口古井,井上覆有两重檐八角琉璃瓦亭,庙后庭院还有大殿和东西配殿。整个庙堂规模宏伟、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是古赵州城北较大的一组古建筑群。
“哥姐庙”当地人叫“哥哥姐姐庙”,也叫“人祖庙”、“龙泉庙”。清代,古庙山门上还悬挂着刻有楷书“人祖庙”三个大字的匾额。山门内并排的两座庙,东西相隔仅五步,东边庙内奉祀“哥哥,也叫“龙哥”,西边庙内奉祀“姐姐”,也叫“龙姐。这是人们通俗的叫法,而一些识字有学问的人则说,这庙内分别供奉的是伏羲和女娲。两座庙内的神案前各有一口砖砌小井,庙内二井与庭院当中的井均相距10米,呈等边三角形排列,故有“五步两座庙,十步三眼井”之说。
历史上,“哥姐庙”香火旺盛,日常香客不断。每年八月十三至八月十五都要过庙,有戏曲、广场舞、歌舞以及民间文艺表演,十五晚上还有大型祭祀活动。1年,村民自发重建了人祖庙。
此外,双庙村有农历三八大集,村内临街商号店铺连接,市面繁华,商贾云集,“哥姐庙”及其中秋庙会和双庙大集,在周围几县、方圆百十里非常有名,直到建国初期,仍是冀中一带有名的粮食、棉花、油脂交易加工集散地。
二十世纪初叶,由于兵连祸结,政局动乱,民不聊生,“哥姐庙”逐渐衰落,庙堂建筑陆续倾圯,无人顾及修缮。大约到“七七事变”前,“哥姐庙”被全部毁坏,夷为平地,只留下一片碎砖瓦砾向人们倾诉历史沧桑。
半个多世纪以来,双庙村的“哥姐庙”虽已不复存在,但有关伏羲女娲的民间故事在这一带村庄仍广为流传,这些丰富的口碑资料,传递着古老的文化信息、文化特征和历史内涵。
相传,很早以前,世界上到处都是洪水,泛滥成灾。伏羲和女娲还有一个小妹妹叫伏金,他们三个人乘坐一只大葫芦顺水漂流而来,到了双庙这地方,看到水草丰美,水里还长着许多五色粮食穗儿,就招来成千上万只鸽子,把淹没在水里的五色粮食穗儿叼到岸上晾干留下了籽种,后世才有了五谷杂粮。伏羲他们三人就在此定居下来。由于五色粮食在水里泡的时间长,水都变成了红色,鸽子从水里来回往岸上叼粮食,把腿都泡红了,所以,直到现在,无论什么色的鸽子,腿都是红色的。另外,鸽子有能吃能吐的功能,其他鸟类都比不了。鸽子算是为人类立了一大功。
还有一种传说,说是伏羲女娲和伏金三个人乘坐大葫芦,顺水漂流来到这里,看到有三个泉眼往外冒水,水大得都成了灾害,他们三人就从葫芦上下来,分别坐在三个泉眼上,堵住泉眼,镇往了水灾,等大水退去后,他们就把三个泉眼砌成了三口水井,不让它外溢。后世人们就在井上分别建了庙,供奉伏羲、女娲和伏金。
只是伏金的庙在河北岸,伏羲女娲二人的庙在河南岸,相距一里地,所以,当地又有“一里三座庙”之说。这些民间传说在双庙村一带流传很广,充分说明伏羲文化在这里有较深厚的底蕴。
双庙村本身就是个非常古老的自然村落。年,赵县文物部门在双庙村东发现并挖掘了商周遗址。遗址呈正方形,边长的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深1.6米。在遗址内发现多处灰土,灰坑和烧土遗迹以及大量陶片,还有多座古墓葬。在遗址中部出土了成组的青铜器具,主要有饕餮纹铜觚,窃曲纹分档鼎,蕉叶纹爵,还有兵器铜曲内戈,玉石器有玛瑙环、玉环、穿孔磨光石器以及陶豆,筒瓦等商周、战国时期的器物。年,又出土了暗龙纹磨光陶壶、陶鼎、钢带钩等春秋战国时期器物。
这些出土的青铜觚、铜鼎、铜爵,经文物专家鉴定,为典型的商代青铜器,距今约年至年。因此断定此地为商代人聚居的村落,而且比较繁华。文化延续历西周、春秋、战国至宋代,时间长达0多年。
在双庙村村西米处,有一个很大的沙坑,地表2米以下有厚达十多米的沙层,这显然是一条古河道,可以充分证明双庙村确实是在古河道旁逐渐建立起来的个古老村落,这完全符合古人类选择依山傍水,逐水草而居以求生存的条件。
伏羲女娲作为传说中肇造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比崇高的,是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但到目前为止,伏羲文化研究还很薄弱,资料也很有限,只能靠全国仅有的几处典型遗迹和各类传说。比较定型的说法是伏羲出生在甘肃天水,生活在河北新乐,死于河南淮阳。而赵县双庙村伏羲文化遗存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