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景泰年间,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盛,苏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境内农业丰收,商贾发达,辖区太仓县有个叫王家堡的村庄,村里有户叫王明古的财主,早年依靠精明的生意头脑,在周边广置田产,积攒的诺大家私,娶妻曹氏,育有一女,时年十五岁,许给邻村张员外幼子张峰,王明古素来以吝啬著称,不仅对自己,就是对家人也不得出现丝毫浪费,所以在村里也大家都是敬而远之。
转眼就是三年过去,眼看女儿逐渐长大,这天傍晚,曹氏对王明古道:“老爷,还是收个妾吧,一来为王家繁盛子嗣,二来让女儿将来也有个伴。”王明古道:“夫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若招来的是不讲情理之人,却不更陡增烦恼,女儿过门后更是会给家庭不得安宁。”曹氏道:“老爷多虑了,后人自有后人福,再说我去附近打听看哪家有那忠实可靠的,再行聘礼不迟。”王明古想了想道:“夫人既如此说,就依夫人吧。”曹氏便自去打听不提。
观书阅览两个月后曹氏对王明古道:“老爷,成都城里有个何员外,准备打发一个丫鬟出门,人也是老实本分。”王明古道:“既然老师本份怎么还要打发出门呢?”曹氏道:“因不慎将张员外的花盆打碎,张员外一怒之下就将其打发出来。”王明古道:“原来如此,我说嘛,一直都恪尽职守的话,怎么突然会被赶出来。”曹氏规劝道:“老爷,只要人本分,过个三年五载的生个一男半女也好。”王明古思虑了一番后道:“好吧,就由夫人做主吧。”于是曹氏便准备聘礼,选个良辰吉日,一顶软轿就抬到了王府,王明古简单准备了酒席,邀请附近邻居前来欢聚后就算喜庆一场。
自从李氏到王家后,始终毕恭毕敬,对此王明古与曹氏心里也是颇为放心,逐渐将家里的事情让李氏参与,很快就是半年过去,李氏身怀六甲,曹氏更是命人尽心照顾,不得有丝毫懈怠,王明古为此早就请好了稳婆。果然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李氏顺利诞下一名男婴,王明古激动的高兴异常,当即取名王德第,寓意将来科考中第之意。是年底王明古女儿王氏与张峰完婚,为了便于照顾王氏夫妇,王明古让张峰成婚后与王氏住在王家,张峰并不推辞,直接就住在王家了。随着时间的延续,张峰的一些不好习惯逐渐暴露出来,先是说为了清楚家里田产多寡,从王明古家里将地契和田劵都放在自己手边,王明古心里窝火,一年后就过世了,临死前将一张白纸交给李氏道:“切记轻易不可示人,以后遇到清官便前往出首,自有明断。”李氏痛苦着收下了藏起来不提。
事事顺利曹氏每日里以泪洗面,想起年轻时王明古是多么英明,谁知到了晚年倒让自己女婿算计了,前往村里向族长请求帮助,谁知因平日里在家族里没有做过什么好事,族长动员族人前往理论,可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前往。曹氏没有办法,只好与李氏互诉衷肠,暗自伤心,才过的两年,曹氏也去了。此后李氏孤儿寡母守在老宅里艰难度日,王氏至少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张峰也是无可奈何,李氏见此情景,只好忍气吞声等待儿子长大。张峰见王明古夫妇都已经去世,更加肆无忌惮,索性将李氏女子搬到老宅偏房里居住,李氏心里只叫的苦,又无处申冤,只好按照安排住在偏房里。
说话间又是三年过去,王德第已经五岁。太仓县令来了个新县令,姓赵名德安,赵县令来到县中,李氏知晓是新县令,料想定然是与张峰不熟,便赶紧请人写好状子来到县衙鸣冤,赵县令一看是家庭纠纷事,便唤来师爷询问缘故,师爷看过状子后便将知道的情况向县令禀报,县令有心为李氏鸣不平,可是苦于没有证据不好宣判。待师爷去后,赵县令将状子仔细看,还是一筹莫展。次日一早,便对师爷道:“将告状的妇人唤到后院。”李氏随着师爷到得后院跪下,赵县令便细细盘问,李氏自觉赵县令应该是聪慧之人,便将王明古临死前的白纸交给赵县令,赵县令一看竟然是白纸一张,一时之间无法渗透,此时庖厨正在晒盐,不想走过赵县令身边时不经意一个踉跄,盐水洒了很多在纸上,赵县令正待发作,忽见白纸上依稀可见有字迹,仔细一看,原来上面写着在老宅偏房里藏着白银一千两,黄金五百两,专给李氏母子。随着白纸干燥,字迹才逐渐消失了。
万事随心第二天一早,赵县令便带着衙役来到王家堡,将李氏及张峰唤来现场,当着众村民的面对张峰道:“王老爷子生前没有交代李氏住在哪里,现在你让她们住在偏房里,当着大家的面你告诉大家,自今日后,所有老宅里的东西都归李氏母子所有,不得反悔。”张峰一想老宅里能有什么好东西,一口答应下来。只见赵县令命衙众村民也是诧异不已役一顿挖掘,果然挖出来一千两白银,五百两黄金。不光张峰后悔,,众目睽睽之下只好归给李氏母子。此后赵县令根据王家堡宗法将田产分给李氏母子一半,大家是拍手称快。后来王德第继承父亲经纪头脑,最后富甲一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