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有名的桥梁,第一当然是南京长江大桥,其次就算赵州桥了。二者体量相差巨大,但是赵州桥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先进科技的有力证据。小学课本上的那幅白描图,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80年代小学课文《赵州桥》赵州桥,始建于年前隋朝,位于河北赵县南部的洨河之上,由古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洨河是海河流域的一条支流,全长85公里,为季节河,经常干涸断流。现在为确保赵州桥“长虹卧波”水景,采用了筑坝蓄水的方式。赵州桥全景赵州桥设计建造者李春赵州桥为单跨坦拱石拱桥,跨度37米,拱高7.23米,桥面宽9米。单跨坦拱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桥墩工程量,增加泄洪流量,也便于通航,桥面与相邻道路高差小,但是技术难度较大。所以通常的拱桥,要么是多跨,要么是高大的单跨圆拱。走近赵州桥,可以清楚地看到拱券上有多处铁件,这是为使相邻拱券条石紧密结合,特别设计的两头呈楔形的“腰铁”。各种常见拱桥赵州桥上的腰铁赵州桥建成以来经历了11次洪水和13次地震,特别是年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却能安然屹立。历朝历代均予以修缮,但直至解放前主体部分还是隋朝的,建国后年进行了彻底大修。在赵州桥一侧米远处,有一座仿古廊桥,大红大绿,与赵州桥古朴庄重的风格不甚相称。毫无疑问,这座廊桥是后来新建的。据说是因为国道从附近经过,站在国道上即可观赏赵州桥全景,于是在国道和赵州桥之间架了一座廊桥,以便遮挡路人的视线,确保门票收入。赵州桥一侧的廊桥由近至远为:赵州桥、廊桥和国道原来赵州桥构件之间无任何粘接材料,只以铁梁和腰铁对拱券结构进行加固。年的大修,采用新的压力灌浆工艺灌入水泥砂浆,实际上使拱券的干摆砌筑方式改为水泥砂浆砌筑,加强了拱券的整体性,但也改变了原建造工艺。同时,绝大部分旧石料被废弃,桥体的栏杆、栏板部分亦全部以新石料重制,相当于拆除重建。五十年代修缮前赵州桥原貌梁思成曾公开撰文,对赵州桥的“焕然一新”深感遗憾,相当克制地表达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同意见:在这次重修中,要保存这桥外表的饱经风霜的外貌是完全可以办到的。我们既然改为一道钢筋混凝土拱,则表面完全可以用原来券面的旧石贴面。即使旧券石有少数需要更换,也可以用桥身他处拆下的旧石代替,或者就在旧券石之间,用新石打几个“补丁”,使整座桥恢复健康、坚固,但不在面貌上还童、年轻。今天我们所见的赵州桥,在形象上绝不给人以高龄岁的印象,而像是今天新造的桥——形与神不相称。这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梁思成手绘赵州桥图纸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雅典神庙,罗马斗兽场,都是修旧如旧,“破破烂烂”。文物的根本在于其真实性,今天的赵州桥,只能算是一个复制品。你在桥面上看到的“车辙沟”和“驴蹄印”,乃是人工磨制出来的。现今赵州桥上的“车辙沟”和“驴蹄印”0多年的赵州桥,已经永远地消失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2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