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可算是乡间最普通、最常见的闲花野草了,也没有人管它,任其疯长野长,自生自灭。其实,把牵牛花归于野花实在是于心不忍,牵牛花开得艳丽、绚烂、温婉、雅致,开得姹紫嫣红,分外动人。在我眼里,它比温室里靠营养以及温度湿度存活的名贵花木不知要高贵几倍呢。
去年秋天晨练的时候,我在赵州桥公园的假山上,发现了连成一大片,爬满一面山坡的牵牛花,一串串、一簇簇争奇斗艳,颜色有白色、蓝色、紫色、粉红、绯红、桃红不下六七种,色彩斑斓的牵牛花们顶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朝阳中招展着,在晨风里摇着,那画风清清爽爽,不妖不娆,婉约可人。
喜欢她们的美丽,就想着把这份美丽纪录下来,于是便钻进树林和草丛中,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起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再看衣服上,满是尘土和蜘蛛网,裸露的胳膊上,被蚊子叮咬的红包比山坡上的牵牛花还密实。那天,我还特意采了一包花籽,准备来年春天种到花盆里。这样就能够天天和美丽的牵牛花约会了。
当然,喜欢牵牛花的可不光是我等寻常百姓,邓云乡的《草木虫鱼》里,便记载一段名人与牵牛花的交际。“名人爱种牵牛花的不少,我所知种牵牛花最有名的是梅兰芳。有几年,齐白石一到花期,便去观赏,后来北平沦陷时,白石有诗云:“种得牵牛如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这已是五十几年前的京华故事了。”
这段故事,在齐白石的画里也得到佐证。齐白石一生画了很多的牵牛花,他画牵牛花约始自年代。自从于梅兰芳家见其手种硕大之牵牛后,牵牛花即成为白石老人笔下经常的审美对象。他的一幅《牵牛花》款识为:“如山同宗大兄之雅,请正之。庚申七月中惊定画此,弟白石四过都门。”
这是齐白石最早的牵牛花作品之一,画赠齐、梅二人相识的牵线者齐如山,上款“如山”即齐如山。齐如山是著名戏曲研究学者,对梅派艺术的形成及扬名功不可没。四朵牵牛花大如碗,清爽利落,有天然之态。后人说,齐白石自从画了牵牛花之后就开始牛啦。
在我们乡下,牵牛花也叫“喇叭花”。一本科普读物上说,牵牛花为攀缘植物,当幼苗长出来的时候,在旁边插一根竹竿或者竖着拉一根绳子,它就会往高处缠上去,攀爬中的牵牛花,它的茎上本来凸出的部分,过段时间就渐渐凹进去,同时它在做旋转运动。这是因为牵牛花的身体里含有一种生长素,这种生长素有时能加速细胞的生长,有时又会阻止细胞生长。
牵牛花都是在早晨开放,早晨空气湿润,阳光柔和,对牵牛花最为适宜。太阳升到头顶时,阳光强烈,空气干燥,娇嫩的牵牛花花朵缺少水分,就萎谢了。第二天,又一批花朵重又绽放。这是牵牛花的生物习性,它受周围环境比如阳光、温度、湿度的影响。
赵县县城最大的澄波公园建成后,我每天早晨坚持到公园晨练。沿着公路边上的林荫小路,从南头走到北头。晨曦中,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饱览着公园种植或野生的花草,别有一番情趣。
澄波公园北头,是一片梨园,园内杂草丛生,草丛中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牵牛花,开得极其夺目,不少人走到这里都会拿出手机拍照。牵牛花虽没有名花那么富丽芳香,但它不择环境而生,不怕荆棘,深秋时节枝蔓已枯萎,但仍傲霜开放。貌似柔弱的牵牛花,展现给人类的是昂扬向上的不屈精神。
牵牛子是一味中草药,因丑属牛,又名牵牛。黑籽为“黑丑”、白籽为“白丑”。《本草纲目》中“牵牛子”是泻药。具有泻水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大小便不利等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