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在小学的语文课中就学习过,记忆尤新,但一直没有看到它的真面貌。
六月二日中午,我们来到了河北石家庄赵州桥景区及博物馆。看到年前建造的大石桥依然屹立在我们面前,无比激动,也深为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所感动。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距今有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年—年),为了解决洨河所阻断的交通的问题,隋开皇年决定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的状况。j李春受命负责大桥的设计和施工,并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李春他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创下许多技术成就,把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座多年的赵州桥经历过多次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仍然屹立不倒呢?奥秘在哪里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选址合理
赵州桥的合理选址是它成为千年古桥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春花费了很长时间研究地质状况,最终,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洨河的粗砂之地,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现代勘测表明,赵州桥的桥址区域地层分布稳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实的粉质粘土为主,中间有粉土和砂土夹层,是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桥梁的比较理想的场所。根据化验分析,这种土层基本承载力为34吨/平方米,并且粘土层压缩性小,地震时不会产生砂土液化,属良好天然地基。其稳定的地基基础是这座古老的桥梁能承受多次地震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桥梁设计合理
1、桥梁结构设计合理
1.1敞肩拱:两个拱肩部分各建两个对称的小拱,伏在主拱的肩上。符合结构力学原理,不仅增加排水面积16%,而且节省石料。
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敞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
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拱桥设有四个小拱,就成了减轻拱。减轻拱可在洪水季节,减轻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对桥的冲击力。古代洨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四个小拱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
其次,敞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
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
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敞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2跨度大,弧形平:采取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圆弧拱形式,石拱高度降低。优于多孔桥单跨跨度小、桥墩多不利于泄洪的特点。
赵州桥为一座上承式拱桥,全长50.82米,桥宽9.6米,桥高7.23米,主孔跨径37.02米;主拱券等厚1.03米,上部有护拱石;主拱券两侧各有两个净跨分别为3.8米和2.85米的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
赵州桥为一座单跨石拱桥,其设计兼具美学与科学;全桥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相融,桥上的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全桥设有1个大拱和4个小拱;大拱弧形桥洞如一张弓,由28道拱圈拼成,各道窄券的石块间加有铁钉、相互连成整体,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方重量,避免一道拱圈受损影响其它拱圈;大拱两侧各有两个小拱,可节约石料、减轻桥重、宣泄洪水以及增强美观;桥面栏槛望柱,雕刻有细致的龙兽;路面平缓,按“中间行车马、两旁走行人”的理念设计。
2、设计理念先进
2.1单孔技术
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2.2拱形技术
赵州桥的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3敞肩技术
“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纪念碑
铁拉杆
据世界桥梁考证,赵州桥敞肩拱结构,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设计施工符合力学原理,结构合理,选址科学,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巨大成就。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3、八次修缮
据资料介绍,赵州桥进行了八次的维修:唐贞元八年(年)、宋治平三年(年)、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二年(年—年)、明嘉靖嘉靖四十二年(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年)秋、明万历二十五年(年)秋、清道光元年(年)赵州桥第七次修缮、年为赵州桥第八次修缮。
这八次的修缮维护对赵州桥以后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果赵州桥没有这么多次的维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赵州桥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象不出来,但我能想象的出来的是肯定不会像想在这么好。
总之,赵州桥选址合理、先进的设计、施工技术,是赵州桥千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但八次的修缮也对赵州桥的屹立不倒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资料介绍基本都认为选址及设计施工的合理及先进,是赵州桥千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但我认为赵州桥的八次修缮也是它长周期屹立不倒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任何建筑,原始的坚固固然重要,但保养及维护同样重要。
也就是说,赵州桥千年屹立不倒的奥秘是:选址、设计和施工、及时修缮,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看完赵州桥之后,让我想到了矮寨大桥:在1多米的沟壑间、距谷底多米的高空中建造出创世界纪录的大桥,解决了很多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建成了一座“中国的月亮”。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大国工匠们,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可歌可颂的!
所以说,没有必要到国外去看月亮,中国的月亮比外国更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