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日前,河北工业大学装配式混凝土3D打印赵州桥挑战成功,被认证为“最长的3D打印桥”。这座桥由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马国伟带领其研究团队完成,按照赵州桥1:2缩尺打印后现场组装,实测桥长28.1米,净跨径为17.94米。赵州桥始建于隋朝,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被誉为“天下第一桥”,距今已有约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是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运用可粘合材料构造物体。混凝土3D打印是一种将水泥基复合材料逐层堆叠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因其无模化、自动化、快速化和灵活化的建造优势在建筑、桥梁、基础设施等领域迅速兴起。按照规则,吉尼斯认证官吴晓红仔细查阅了桥梁的规划方案、设计图纸、施工建造过程资料、3D打印材料配制和用量等技术资料,听取了第三方见证人的陈述意见,全程参与了现场测量过程,确认流程规范、合理,并确认最终测量结果,为马国伟教授颁发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马国伟说:“除了建造技术的成熟和指标参数的严谨,我们在桥梁设计上特别强调文化回归。”世界首座装配式“赵州桥”满身都是科技范。研究团队借鉴已建成3D打印建筑的建造经验,采用模块化打印技术并对节点装配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在现场直接进行装配式建造。混凝土3D打印是将水泥基复合材料逐层堆叠的无模快速建造过程,相比传统的施工建造,可以节省%的模板与支撑,37%的建筑材料和64%的人工。适合建造异型的、定制化的结构构件,不因结构的几何复杂程度而增加成本。打印过程中还使用了内嵌式智能传感技术,应用北斗卫星、无人机等空天地一体化健康监测技术,以及物联网云平台集成系统,借助5G无线数据传输为3D打印赵州桥的长期健康监测保驾护航。此外,装配式3D打印赵州桥引入BIM虚拟仿真技术、现代化智能监测手段为传统桥梁赋予现代气息,充分实现设计新型化、材料功能化、施工虚拟化、装配模块化以及监测智能化。它的建成对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的建筑建造,乃至对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历经千年的赵州桥与现代化的3D打印相结合,在河北工业大学校园内建造一座装配式3D打印赵州桥,无疑对弘扬河北文化、集成科技创新、促进产教融合、美化校园环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河北工业大学前身是河北工学院,曾经是河北省唯一一所重点大学。据说,在天津没有成为直辖市之前,几乎河北省的所有高校都设在天津。突然,天津从河北省独立出来了。搞得河北连一所重点大学都没有了。有关部门就把河北工学院重新划给河北省,成为一座位于天津的河北省属高校。这座3d打印的赵州桥是去年10月13日落成的。目前行人可以在桥面上安全通过。以后,随着技术进步,供打印的混凝土强度会进一步提高。能够通过汽车火车的3d打印桥梁也会出现的!我们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41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411.html